slogon
打开

何秉彝家书:要为二十世纪的人民谋幸福

成都学习平台
1677803760

翻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画卷,红色文化饱含着革命精神,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一封封红色家书穿越过战火洗礼的历史硝烟展现在我们面前。

何秉彝,字念兹,1902年生人,中共早期党员,出生于四川省新繁县(今属成都市新都区)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1914年随父母迁居至四川省彭县(今彭州市)联升巷。1925年,何秉彝在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中牺牲,用宝贵的生命实现了自己青春的誓言。

1921年,19岁的何秉彝在彭县中学毕业,怀着“实业救国”的抱负考入成都工业专科学校。他积极参加当地进步团体学行励进会,在阅读《新青年》后,他开始向往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上海。

1923年5月,何秉彝不顾家庭的反对,辞别父母、妻子及他刚满一岁的幼子,千里迢迢沿江而下,来到上海,探求救亡图存的新道路,并在辞别信中写道:“即日可以执教鞭而暂混干饭,奈学校少而堪教者多,又安能得其长久乎?既不得长久,其经济乎?其终身乎?其省节乎?故男之所以必欲出外者,诚有鉴于斯。为卜将来计,为谋实用计也,非为求眼前荣,目前誉计也。”

何秉彝给父亲写的信

在上海大同大学,何秉彝的思想受到进一步洗礼,逐步向共产主义理想迈进,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决意改读上海大学,潜心学习改造社会的学问。

何秉彝在给父母信中说:“男现在是廿世纪的新青年,不是十九世纪的陈腐底(的)以文章为生、以科举为目的的老学究,生在这离奇的廿世纪的社会里,便要为廿世纪的社会谋改造;便要为廿世纪的人民谋幸福。”


  何秉彝给父母写的信

从单薄的纸片中,我们看到了何秉彝的革命豪情、爱国情还有亲情;从红色家书中,我们触摸到革命先烈的心路历程;从点滴字句中,我们领悟到革命先烈的动人情感,从而激发起为国为民的奋斗之志……红色家书写的是小家庭、小感情,却表达了大情怀、大道义,红色家书说的是儿女情长,却道出了家国情怀。

编辑

代丹妮

责编

李佳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