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榕江县从浙江桐庐引进优秀教师,通过引入先进教学理念,改善教育质量,有力提升了当地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今年9月份,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中开学,姜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成为学校的首批学生之一。
姜强的老家在榕江县朗洞镇,过去到小学要走山路、走泥路,接近50分钟,下雨天路滑容易摔倒,原来的教室都是有点漏雨水的。现在好了,有乒乓球台,下课时候那里有很多人。
新学校距离姜强家只有不到2公里。在这里不仅有2200多名新同学,还有来自浙江桐庐的老师。
榕江县古州四小六(1)班学生姜强和同学在一起看书
姜强在作文里写道,“慈祥认真的李老师,搞笑的江老师,还有王老师,我听老师们说他们是从杭州桐庐来的,桐庐我虽然没有去过,但我敢说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今年,一共有5位桐庐教师帮扶古州四小,其中一位担任了学校校长。新老师们一来,就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生活习惯,制定了“四个学会”的目标。
学会说话,人人普通话,天天文明语,见面问你好,课间不喧哗……
榕江县古州四小六(1)班班主任、桐庐县学府小学一级教师李明明说,孩子们从山上搬下来,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包括走路习惯完全变了,要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城区生活。运用“四会”目标,首先就是让他们去读去念,落实到行动上。
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习惯,还有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在古州四小五年级7班,老师们正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这也是桐庐老师带来的新教学方法。
榕江县古州四小英语教师欧阳书文说42个特岗老师和本地的老师随便地推门听课,对他们很有帮助,让教学工作能够有序规范。
榕江县古州四小英语老师、桐庐县迎春小学一年级教室汪辉介绍,分学科组、分年级组,推门听课,师徒结对,组织一些教研活动,特别是特岗教师要教他们怎么样备课,怎么样落实课堂常规、教学常规,找出一条适合教学发展的有益的教学途径。
今年,一共有16名桐庐优秀教师来到了榕江,组团式帮扶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
榕江四中学生王海涛说老师会留一些时间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梳理,如果有不懂的话可以去问,老师也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
杭州市桐庐县帮扶榕江四中老师龙敏认为,学生并不是说不想学,只是因为基础比较差。他们支教团队的老师在早晚自修的时候来找学生,看究竟是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没掌握,还是以往的某个知识点没弄清楚。
为推广桐榕班的经验做法,榕江四中还以“听课说课”的方式,邀请全县中学教师到校听课。
榕江四中校长孙松海告诉动静记者,由帮扶团队的老师做指导,四中的老师备课、模课、上课,让他们能够传承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从2018年起,桐庐县一共选派了46名优秀教师到榕江开展教育帮扶。截至目前,榕江县69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桐庐县学校结成“一对一”帮扶,辐射到106个教学点,实现全县中小学结对帮扶全覆盖。
榕江县古州四小校长、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申屠国良说他们想把东部地区先进的理念带到这所学校,留下一支好的教师队伍,这所学校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榕江县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长石昌平说:“通过他们的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了我们教育教学的水平。今年上半年的桐榕班52个人全部考取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