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天的落叶逐渐开始飘落,当橙黄的月从弯弯的月牙变成圆月时,代表着收获的秋天,团圆的中秋佳节,就要来了。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古人对月亮赋予了各种神奇的传说,歌咏中秋的诗歌中,月亮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代的文人墨客用这样美妙的诗句来表达对明月的咏叹,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的热爱,给中秋佳节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寄托了对现实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无限期许。
中秋节,在文人们笔下被描绘得美丽、隽永、深情。月光下,把酒言欢;诗歌里,情丝缱绻。正值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月中的故乡 诗里的中秋” ——观山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 中秋”主题读书会,与你一起读诗、念故乡。
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阳市观山湖区委员会、中共观山湖区委宣传部、中共观山湖区委统战部、共青团观山湖区委、观山湖区新闻出版局主办,观山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贵州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钟书阁承办的【月中的故乡 诗里的中秋】“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读书会今天下午在钟书阁进行。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主持人南方,现场与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德全、贵阳市诗词学会主编、副秘书长庞仕蓉共话中秋。
现场,观山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小丽、观山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继春、观山湖区政协副主席崔向前、观山湖区政协社会发展委员会主任王刚、观山湖区团区委书记蒋华佼、观山湖区工商联秘书长曹莉出席。
观山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小丽致辞时说:“书读得越多,我们就离世界越近。今天的读书会,希望广大市民都能参与到读书这项活动中来,让人生这本书变得墨香屡屡,书香怡人。”
观山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小丽
人总借着月亮比拟心中的思念,那一首首诗词也已成为节日美好的点缀。一家人围坐一起,分享着口味各异的月饼,吟诵诗中的祝福。
现场,贵阳市诗词学会主编、副秘书长庞仕蓉与大家赏析了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和辛弃疾《太常引》。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贵阳市诗词学会主编、副秘书长庞仕蓉
随后,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分享了《偏爱中秋竹枝词》。其中提到,知堂老人《儿童杂事诗》“甲编”,有关中秋的一首云:“红烛高香供月华,如盘月饼配南瓜。虽然惯吃红绫饼,却爱神前素夹沙。”此物不是知堂老人的故乡所独有,贵州人也很熟悉,日常小吃中的豆沙窝,所用原料也接近,只是甜馅换成咸馅罢了。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
说到中秋月饼,周之江认为豆沙月饼,黔人叫做“洗沙月饼”,对他而言,其记忆可说是甜蜜。
知堂老人之旧诗仍是其散文风格,枯淡有味。在简洁的句子里道出自己“忧与惧”的复杂心情。薄薄一册,胜过许多所谓的大诗人的经典作品。
在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德全的分享中,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让人印象深刻。
从内容上看,“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前人写月,多思乡、怀人、吊古之情,此词抛开这一切,将有关月亮的深沉且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话传说,融汇交织成一幅深邃而美丽的神奇画卷,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忽而天上,忽而海中,忽而人间,忽而月宫。创造出丰富绚烂、神奇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使人在对神秘宇宙的探索思考中,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不失为一篇咏月、送月佳制。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德全
分享会后,嘉宾现场抽奖,为幸运观众送出精心准备的书籍,愿这一份书香,飘到远方,也希望往后生活中,大家能够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在这个团圆的日子,我们在城市的一角创造了这么一个角落,一个阅读的角落,一个分享阅读的角落。
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重要的寓意就是团圆。
长大后,总有各种忙碌的借口,没时间回家团聚,也没时间抬头看看皓月当空。节日也只是加班的一天,与平时并无两样。以前并不明白,一年中月亮最圆的这天,为什么会特别想家?直到独居在外才明白“每逢佳节倍思亲”。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此孤独。
【月中的故乡 诗里的中秋】“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读书会,在这个中秋,与你同行一场蓝天与白云、脚步与思想、快乐与阅读交织在一起的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