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记者石璐:“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天动静记者来到了黔西县协和镇果坝村,在这里可以看到一整片金色的海洋,但是这片美丽的油菜花海不仅是人们春天出行的绝佳去处,它还是贵州一种优质的种质资源,叫做DW871二代油菜,属于省农科院选育的自有知识产权成果。当地老百姓看中了这种油菜的抗倒伏性,轻轻一推它就会迅速回弹,这种‘不倒翁’的能力,能够让它在收割时不会因为拉扯到其它株油菜,而造成损失,有效适应了机械化生产。就亩产量而言,它也比普通油菜足足高出了50%以上,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了。”
黔西县协和镇果坝村村民 王兴菲
黔西县协和镇果坝村村民王兴菲说:“我们看到市场上有这种矮的油菜就买来栽种,这种油菜不遮荫、不倒伏,产量比往年种的油菜增加了四分之一。”
贵州精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员 徐华
贵州精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员徐华表示,这种油菜大田栽种以后,亩产值比常规油菜偏高30%左右,今年他卖出去了6000多斤油菜种子,大多数农户反映还不错,下半年公司还要继续引进这个品种,大面积推广。
种质资源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粒种子里蕴藏着的遗传信息。它决定着一株作物的产量、抗病能力、生长速度、风味口感等等。现在,任何一种杂交品种,都是通过选育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不断突出有利特点,尽量避免不足。比如让水果的口感更甜,果皮更薄。可以说,掌握了种质资源,就掌握了优产高产的财富密码。专家也期望能让DW871二代的“个头”更理想一点,所以,省农科院又开始培育第三代油菜种子,它们的平均株高提升了近20公分,平均能够长到1米65左右,产量更是比二代提高了20%。
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所长 李超
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所长李超介绍说,按照省里面的规划,到2025年供给率要达到40%,所以通过选育出株型紧凑,产量更高的品种,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见到每一亩的效益,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会更大,对于保障全省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目前三代在进行小面积测试,有望在今后两年进行品种登记,向市场推广,今后在整个长江流域会主推三代这个品种。
虽然DW871三代已经达到了目前来说的理想株型,但是它还将在实验室里进一步实现升级,专家们把从试验田里提取的花蕾带到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从品质、产量、适应机械化等方面不断研制出更优良的油菜。
截至目前,全省作物种质资源约为八万余份,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约35000份,主要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约11000份。2021年,将启动贵州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工作,建成后将有2万余份种质资源纳入其中。
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 夏锦慧
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夏锦慧表示,目前贵州省正在筹建贵州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设计容量是10万份,有价值的种制资源就可能进入中期库长期储藏,就是要把地方特色的、珍稀的资源收集起来,保存起来。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掘、利用,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对农业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