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国家地理寻什么呢?找茶,找古茶!

动静原创动静
1567866840
积分商场

今天,“风物之旅·探源贵州茶”采访传播活动走进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嘉宾们现场聆最古老的古茶籽化石在贵州被发现的故事。


1980年7月,高级农艺师卢其明在晴隆县碧痕镇云头大山野生茶地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颗“茶籽化石”,后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研究所及贵州省茶科所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勘查鉴定,认定其为距今1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的茶籽化石。

专家在研究中发现这块化石茶籽共有三粒,其中有两粒发育正常,一粒发育不全,但亦有明显的种脐存在。

研究报告上这样叙述:“此种茶树茶果实为绿色,每果有种籽1-5粒,茶籽呈褐色,是典型的薄壳类种子,直径1cm左右,半球形或前面楔形,背面圆形。”

由此可见,早在100万年前晴隆县就是野生茶树的生长之地,这充分印证了贵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之一,也奠定了贵州茶在世界的地位。

现在,这颗珍贵的茶籽化石保存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内,为让其更好地被保护起来,研究所将它存放在一个真空的玻璃罐内,罐底还铺有防潮剂,工作人员会定时检查罐内的温度和湿度,罐子更是专门放在了保险柜之中。

作为中国以及世界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茶树生长种植区域,贵州大部分茶区产出的茶叶被世界所认可,“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的“东方树叶”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风靡全球。

下午找茶活动来到了遵义湄潭,湄潭是贵州茶业第一县,也是全国第二产茶大县;是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也是中国茶文化之乡。湄潭现有茶园60万亩,是贵州产茶第一县。贵州“三绿两红一白”中的“湄潭翠芽”与“遵义红”,均源自湄潭。

在湄潭,有一个特别的场所,叫做“茶青交易市场”。每天,茶农带着采摘的新鲜茶叶,在此兜售。位于湄潭县金花村的“湄江茶青交易市场”是其中的代表。篷布遮挡的空地上,摆放着一张张石桌。每个石桌便是一个摊位,摊位上守着收茶的茶商;商家身边,放了一台电子秤,他们的身后是几个竹背篼。每天下午5点50分,不需要提醒,交易市场开市。不会早,更不会晚。只是4点多钟开始,便已有收茶的茶商、卖茶的茶农在此候着了。


像这样的茶青交易市场,湄潭全县共有35个,每个市场能辐射五千至一万亩茶园,每年集中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湄潭茶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交易之中,从茶农的手里走进市场,走向世界。

记者

李泽云

编辑

兰杰欣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