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中,有一句话时常被人们提及,那就是“贵州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任务有多重?2012年时,全省还有贫困人口923万,相当于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贫困人口。而贵州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当时,我们并不是没有听到过“呵呵”这样的声音——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贵州遵义花茂村
时间,总会给出最好的答案。短短7年间,贵州的贫困人口减少了768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国务院领导赞扬脱贫攻坚“贵州省是全国的省级样板”,世界银行原行长金墉感叹“贵州是我见过的最令人鼓舞的脱贫范例之一”。事实证明,贵州当初敢于立下“军令状”,是因为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充分的信心。
这份必胜信心,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工作后3次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党的十九大期间3次参加贵州省代表团活动,十八大以来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份嘱托与关怀,就是贵州最强的底气,最硬的“靠山”。这份必胜信心,来自于贵州创新探索的脱贫攻坚举措。实践证明,“四场硬仗”、“五步工作法”、“六个坚持”、“八要素”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有力加快了我省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这份必胜信心,还来自于全省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的倾力帮扶,从统一战线到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从东部对口帮扶城市到参与社会帮扶的企业,各种力量与全省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融为一体,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贵州盘州岩博村
今天的脱贫攻坚,贵州胜利在望,我们必须继续依托好这些力量,保持好这份必胜的信心,以越战越勇的精神,继续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主笔:News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