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8日下午,我正在整理脱贫攻坚资料归档,突然听到电话铃声响,拿出手机一看,是安兴义:“书记,在不在村里,我家今天杀猪,快来我家吃杀猪饭……”
安兴义是大水乡营山村平河组村民,营山村属深度贫困村,而平河组在这个深度贫困村中尤为突出。第一次到平河组走访时,这里的村貌令我心里五味陈杂,贫穷、落后是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平河组原名大火闹,土地贫瘠稀少,世代以种植玉米艰难度日,8户36人中就有22人是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逾61%。过去进村只有一条小路从陡峭的悬崖中间穿过,崎岖险峻,十分不便,交通成了这方群众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我是方春梅,2018年1月,我被选派到大水乡营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入户走访的第一站,便是平河。初次走访并不顺利,群众眼中的迟疑、迷茫和防备,将我要一举让营山村脱贫的雄心消磨殆尽。此时我才认识到,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
要想富,先修路,在帮扶单位卫计局争取到20万元的资金后,我与村支两委迅速召开了群众会。要修路的消息点燃了这8户人家誓与贫困做了断的决心。修路的过程异常的艰辛,但投工投劳的群众也异常的坚定,由于原道路无法通车,修路的材料只能靠人背马驼,初期的进度十分缓慢,但从未有一人动摇过把路修到家门口的信心。大家还常开玩笑,等路修通了,娶媳妇都要容易些。
历经艰难,近两公里的进寨路终于修到了平河群众的家里,党和政府的声音,也随着这条新修的路,传到了平河群众的心里。从此,这里的群众彻底告别了出行难的问题。再到平河组时,我能感觉到老百姓们的脸上多了许多笑容。
驻村工作的不断深入,让我与村支两委工作人员认识到,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营山村发展的最大问题。要谋发展,必须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直面问题。为了确保工作开展思路清晰,我们对全村安全饮水、通村通组连户路硬化、住房安全、教育、以及医疗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研判并逐项进行了解决。
而今的营山村,已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有线宽带和4G网络信号全覆盖。每当夜幕降临,道路两旁新安装的47盏路灯在夜色中格外显眼,那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早已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完成了华丽的蜕变,而我也在伴随营山村的发展中得以成长。
在这几年里的驻村工作中,我们每天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并见证着营山村的变化,心中感慨万千。我们为村民点亮了致富路上希望的明灯,他们给予了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和家人般的温暖,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造了这眼前的美好。
监 制:李 华
审 核:梁美林
编 辑:杨品益
讲述人:方春梅
整 理:杨品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