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诗不可说丨柿子的文化密码,“七绝”打底,红叶题字

动静原创撰文:孙秀华
1603850400
积分商场

岁岁年年柿柿红。霜降之后,柿叶红染,柿子正熟;满口甘香之际,请天资聪颖、慧根深厚的诸位小主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细细品品柿子文化,也是好的。

宋代张蕴《朱柿》诗有“七绝虽堪赏”一句,说柿子具有“七绝”,这是用典。典出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俗谓柿树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

从张蕴诗歌的题目《朱柿》看,他写的是红色的柿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是直接把“枾”(古“柿”字)解释为“赤实果”。看来,古往今来,红色柿子居多,但其实成熟柿子果实也有其他颜色,还有青柿、黄柿、白柿和乌柿等。

柿子原产中国,现贵州省等地山林中仍有野生和半野生的柿树生存。柿子栽培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之“枇杷橪柿……罗乎后宫,列乎北园。”晋代潘岳《闲居赋》,明确列有“乌稗之柿”。《本草纲目》引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说:“柿南北皆有之,其种亦多。红柿所在皆有;黄柿生汴、洛诸州;朱柿出华山,似红柿而圆小,皮薄可爱,味更甘珍;稗柿色青,可生啖。诸柿食之皆美而益人。又有一种小柿,谓之软枣,俗呼为牛奶柿。”

而苏颂所说的“软枣”,也即“黑枣”“乌枣”“羊枣”,中药名为“君迁子”。君迁子是嫁接柿树的优良砧木,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记载柿树嫁接方法说:“柿……取枝于软枣根上插之,如插梨法。”

黑枣,图片来自网络

《齐民要术》也记载有柿子的食用贮藏方法说:“柿有树干者,亦有火焙令干者。”其中的“树干”是指柿子成熟后不急于采摘,让柿子果实在树上自然风干;“火焙令干”是指柿子采摘后用微火烤制干燥,以便长期保存食用。

生鲜柿子有甜、涩之分,甜柿是可以直接生食的,即苏颂所谓“可生啖”。但对于古人而言,可直接生食的柿子并不常见。不过,除了“火焙令干”除涩之外,对于涩柿,古人也有草木灰汁水除涩、桑叶温水脱涩等手段,而且这样的方法,习传下来,至今仍在使用。而如果不直接生食,现在,除了制成柿饼、柿粉、柿子果汁、柿子果酱,柿子也可以制作柿子醋、柿子酒等。

不过,古人明确写到食用柿子的诗歌并不多。

据《艺文类聚》,最早歌咏柿子的诗歌是南北朝时南朝梁代庾仲容《咏柿诗》:

发叶临层槛,翻英糅花药。

风生树影移,露重新枝弱。

苑朱正葱翠,梁乌未销铄。

这首诗所写,当为夏日柿树绿叶肺肺的繁茂景象。诗中“发叶”“翻英”“葱翠”等词语即为明证。而诗中的“苑朱”当为“宛朱”,“宛”是地名,指今河南安阳,“宛朱”所指就是安阳朱红柿子,是当时的著名柿子品牌。“梁乌”类同于“宛朱”,“梁”指今河南开封,“梁乌”是指开封所产的青乌色的柿子。因此,诗中的“苑朱”和“梁乌”是当时闻名天下的网红美食柿子品种,足以指代所有柿子的那种。

再细细看看这首《咏柿诗》,柿子还没有成熟,庾仲容这样郑重吟咏个什么劲?

青柿子,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的眼里,没成熟的柿子也是美的,甚至比成熟的柿子更美。

青涩柿子,可以用来染色。青涩柿子含有丰富的单宁酸与胶质,经柿染的布料非常结实,而且柿染的棕黑色,不惧曝晒,不易褪色,日本称之为“太阳之染”。宋代诗人杨万里有“新将柿叶染秋衣”的诗句,或即为“柿染”的明确证据。而且,青涩柿子,可以用来制作柿漆。古人的世界里,“柿漆”的用途更广。

柿漆染的布,图片来自网络

柿子树树龄可长达四百年以上,树形优美,秋叶红艳可爱,硕果累累,为古代重要经济树种,故而柿树为历代皇家园林所栽植。唐代皇宫里就有“柿林院”。罗隐《镇海军所贡》诗曰:“檐前飞雪扇前尘,千里移添上苑春。他日丁宁柿林院,莫宣恩泽与闲人。”而《旧唐书》《新唐书》均记载“(王伾)出入无间。叔文入止翰林,而伾入至柿林院……”

当然,柿子好吃啊,古人也是写入诗歌滴。唐代韩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诗有曰:“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从题目即可以得知,这是韩愈作为主考官在设宴招待“秀才”。诗句里的“芳荼”是指好茶,看来,柿子、葡萄与好茶、好酒可以一同用来招待贵客,柿子的地位是很高的。

史上第一食疗大师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里,说了食用柿子的种种好处,比如“通鼻、耳气,补虚劳不足”,“温中,健脾胃气,消宿血”,“补气,续经脉气”等等。甚至,《食疗本草》还记载了一个美容的食疗秘方,我抄录下来,一般人大家不要告诉ta:

干柿二斤,酥一斤,蜜半升。先和酥、蜜,铛中消之。

下柿,煎十数沸,不津器贮之。

每日空腹服三五枚。

疗男子、女人脾虚、腹肚薄;食不消化;面上黑点。

久服甚良。

看到没有,孟诜说是可以祛除脸上的“黑点”啊!

而《本草纲目》里,关于柿子入药,也明确写有“柿蒂汤”,还以“干柿”“柿饼”等名目记录入药其它方剂四次。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我们把柿饼等作为风味小吃,但历史上,柿饼等是长期作为救荒食物而存在的。甚至清代赵吉士《寄园寄所寄》还记载了朱元璋吃柿子活命的故事。故事说:“明太祖微时,过剩柴村,已经二日不食矣,行渐伶仃。至一所,乃人家故园。垣缺树雕,是兵火所戕者。帝悲叹之,缓步周视,东北隅有一树霜柿正熟。帝取食之,食十枚便饱,又惆怅久之而去。乙未夏,帝拔采石,取太平,道经于此,树犹在。帝指树,以前事语左右,因下马加之赤袍曰:‘封尔为凌霜侯。’是柿曾有功于人主矣。”

但古人诗词里,写柿子红叶题诗、红叶题字的,远比写吃柿子的多。柿叶题字与唐代郑虔有关,来自著名的典故“郑虔三绝”。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文艺中》“郑虔”条记载:

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迁著作郎。

郑虔的书法终于成为一绝,来自于他把慈恩寺“数屋”柿叶写遍的坚忍。令古代读书人艳羡的关键是郑虔终于得到圣上褒扬了,还升任著作郎——于是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士人,以至于这些诗人们看到柿树可能首先想到的都不是柿子好吃了!

郑虔在唐代就成了榜样,柿叶写字的感动中国情节被不断歌颂。唐代诗人畅当《蒲中道中二首(其二)》诗曰:“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戴叔伦《过龙湾五王阁访友人不遇》有曰:“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坐久思题字,翻怜柿叶稀。

宋代及以后,文人们眼里的柿树风光美好,落在笔下的却总是心心念念的郑虔柿叶写字典故。如,宋代刘宰《谢陈佥惠红绿柿》:“红绿分佳果,丹青让好辞。遥怜霜落叶,岸帻坐题诗。”杨万里《谢赵行之惠霜柿》有曰:“红叶曾题字,乌椑昔擅场。”邢居实《和黄鲁直平原郡斋秋还二首(其一)》诗曰:“木落天高忆旧居,几时归去带经锄。黄花烂漫无人折,柿叶翻红正好书。”方回《九月二十五书事二首(其一)》有曰:“细嚼菊花吞美酒,闲拈柿叶写新诗。”陈与义《秋试院将出书所寓窗》有曰:“门前柿叶已堪书,弄镜烧香聊自娱。”叶茵《柿叶》诗曰:“柿叶红如染,横陈几席间小题秋样句,客思满江山。”葛胜仲《虞美人·三年曾不窥园树》有曰:“怪来文誉满清时。柿叶书残犹自、日临池。

元代郭翼《漫兴》有曰:“最忆荥阳好兄弟,著霜柿叶写诗新。”王逢《近故》有曰:“清秋书柿叶,落日赋桃花。”王逢《奉谢杨山居宣慰寄遗茧纸》有曰:“秋风柿叶馆,笔研久荒寂”周砥《惟寅徵君踏雨过林馆为留终日因诵近赋绝句三首辄走笔奉和》有曰:“晚风吹雨过林庐,柿叶飘红手自书。

明代唐之淳《次孟熙韵》有曰:“不知吟得秋多少,柿叶红时好细书。”高启《杨氏山庄》诗曰:“斜阳流水几里,啼鸟空林一家。客去诗题柿叶,僧来供煮藤花。”王世贞《奉寄客部朱丈子价戏效其体》有曰:“经霜柿叶已满屋,过雨薜荔将窥床。”徐渭《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有曰:“柿叶学书才不短,杏花插鬓意何长。”

图片来自网络

为何柿树红叶能让诗人如此感慨?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其实,上文列举的柿树红叶诗词里,总是落寞失意多,畅情欢快少。

秋来春去,岁月匆匆,年华易老,功业难成!

而可能大家较为熟悉的咏柿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咏红柿子》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不过,这首诗也是有深意的。前两句倒是认认真真在写悬挂枝头的红柿子。卒章显志,这首诗的后两句说,红柿子被遗忘在树上反倒是保住了天年——这分明是牢骚满腹啊,是吐槽自己不得重用,人生抱负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刘禹锡这哪里是在写“红柿子”,刘禹锡写的是寂寞。

宋代王之道《大柿行》歌曰:“君不见郑虔学书晚弥笃,岁收柿叶贮三屋……美哉此果有常德,结实何曾问荒熟……就中朱实繁且大,照野煌煌骇人目……大柿之祥天下福。请赓继伐献吾君,王者功成四方服。”这是一首以“大柿”为祥瑞的歌功颂德诗,王之道的“大柿”,炫的是他的才学,洋溢的是他的忠君赤诚。

苏轼的《感旧诗》有“想见冰盘中,石密与柿霜”的句子,他自己注解说“予欲请东川而归,二物皆东川所出。”苏轼所云之“东川”,是指他魂里梦里的故乡故土,“柿霜”在诗里,是苏轼永远的乡愁。

哦,“七绝”秉持性情,红叶题写新诗。柿子这么有文化,亲,还等什么,吃到嘴里才是甜!

编辑

曾璐

责编

李佳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