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岑巩:种好猕猴桃,收获金果果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1599206760
积分商场

金果飘香季,喜获丰收时。眼下正是猕猴桃采摘上市的季节,在贵州省岑巩县凯本镇四季村的红心猕猴桃基地里,长满绿叶的猕猴桃藤沿着藤架顺势而上,一颗颗饱满透亮的猕猴桃悬挂在藤架上,在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10余名村民在园里忙着收果,现场一片热闹的丰收景象。

“采果的时候把儿不要采在一起,放筐里的时候轻一点,以免破坏果子的‘颜值’,影响销售。”

“像这种软的容易坏,储存不了多久,就单独装在一边,自己留着吃。”

正在指导村民采果的朱顺权,是岑巩县凯本镇四季村村委会主任,也是村里的猕猴桃种植大户。一个偶然的机会,朱顺权了解到素有“水果之王”美誉的红心猕猴桃,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通过市场调查,做足种植“功课”后,他决心引进“水果王”,带动父老乡亲走出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

朱顺权说,猕猴桃产业用工量大,这30来亩的基地,每年的务工人数能达到300余人次。

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撑,增收是关键。近年来,岑巩县依托资源禀赋,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坚持把猕猴桃作为脱贫攻坚优势产业、乡村振兴山地特色产业、生态建设高效产业来抓,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大户+农户”等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种好一株猕猴桃,收获一树金果果,带富一方老百姓”的增收致富之路。

今年35岁的段成前,曾是岑巩县凯本镇四季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一直在深圳的电子厂当流水线工人,每个月虽有三四千块钱的收入,但除去自己的生活开销和寄回家里的生活费后,所剩也寥寥无几。

“出去打工远离家乡,也无法照顾父母,现在政策好了,村里产业发展得这么大,剪枝、摘果、除草等这些活也比较多,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能满足我们的工作需求,所以,就从外面回家来了,活也有干的,家人也照顾了。”段成前满足地说。

秋日的岑巩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该县大有镇腊恰畈村的650亩猕猴桃基地,也正上演着一场丰收盛宴,套袋的红心猕猴桃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工人们分工明确,采摘、去袋、分选、装框,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你们看,90克以上的分到一边,70克到90克的又分到另外一个框里,70克以下的等外级的就放到一边去,把儿比较多、有点软的、品质不是很好的这种也放到一边去。”为保证果子的销售品质,基地负责人胡群英对选果过程进行全程指导。

因采用套袋技术,有效避免了外界污染以及被鸟类啄食的困扰,而且生长过程中也不使用农药,能够很好地保障果子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基地的红心猕猴桃经常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路。

“销售这一块我们一个是在周边进行零售,再一个就是批发,批发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来进行,因为我们果子品质好,所以价格上还是有一定保证的。”胡群英介绍道。

猕猴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管护和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每年可带动15000余人次就近就业,加上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形式,既绿化美化了村庄,又有效拓宽了群众稳定增收渠道。

“我有3亩地租给他们种猕猴桃,第一年是700块钱一亩,产业见效益后,就是八九百一亩,施肥、除草,天天都来干活的,工资有时候是计时的有100多块钱,不计时的就是六七十块钱。”岑巩县大有镇腊恰畈村村民夏红英高兴地说,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当‘上班族’,领固定工资了。

选准优势产业,走稳增收路子。猕猴桃产业正在岑巩县大有、凯本、羊桥等乡镇快速扩展,成为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带来的红利,真正把猕猴桃做成群众的甜蜜产业、幸福产业。

编辑

李沁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