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安龙县城内的大田坝广东街,有一座民国时期的四合院,坐南朝北,穿斗式砖石木结构,硬山青瓦顶。北侧为主楼,面阔三间,明间设拱券正门。外立面砖墙抹白灰,两层西式拱券窗,典型的中西合璧。南侧为后楼,全木结构,面阔三间,上下两层,底层明间穿堂与四合天井通连,亦作后门。整座建筑内东西两侧无厢房,建美人靠栏二层连廊替代,围天井可“走马转角”一周。位于院落环顾,上下两层建筑色泽质朴,隔扇门、呆窗、梁枋、雀替、垂瓜、撑拱、柱础等艺术构件做工考究,古雅多姿。建筑东西两侧外墙,底层为五面青石砌筑,二层封火山墙使用青砖抹灰。后楼垂脊夹角处山墙,彩绘一条传统“悬鱼”,寓意“连年有余”。
天井院落内二层结构 胡云江 摄
这座建筑有三个名字。一是“蒋家大院”,即安龙人蒋德安民国年间修建的私宅。二为安龙“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1935年4月,红军第一军团长征途经安龙,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在此借宿办公。为避免百姓损失,红军将老百姓手中的“苏维埃纸币”兑换成当时流通的银洋,同时张贴“取消苛捐杂税”等标语,开展革命宣传。红军离开时,将房屋打扫干净,完整无缺交还。三是“韦杵故居”,韦杵原名韦明俊,安龙北乡桥马人,生于光绪九年(1883),与朱德同期云南讲武堂毕业,曾参加辛亥革命、护国护法战争。因思想进步参加反蒋运动,被国民党军警通缉,一度躲居家乡。红军长征离开安龙后,因县城治安混乱,韦杵受地方耆老邀请出面维持,蒋德安便顺水推舟,将此房送赠韦杵居住。
安龙“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主楼 胡云江 摄
关于这座建筑具体修建于哪一年,此前未查到记载。最近黔西南州在进行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通过建筑上的门窗构件,才找到答案。后楼二层隔扇门,有一些线刻文字和图案,刻得比较浅,大多模糊不清,经拓制依稀可辨。黔西南传统的隔扇门即是门也是窗,上至下依次为隔芯、绦环板和裙板三部分,隔芯通透镂空,故也作窗。绦环板为横条形,主要作用是连接上下结构,增加稳定,也起分隔和装饰作用。裙板可操作的面积最大,是装饰的重点。这些文字和图案,就线刻在隔扇门的绦环板和裙板。
隔扇门拓片
其中一扇绦环板为“居之安,戊辰春之闰”,裙板为“竹兰师友”图。“居之安”语出《孟子·离娄下》的“居安资深”,本意是知识要积累才深厚牢固,但用在民居建筑,大概屋主蒋德安就是取字面意思:居住安全,家庭和睦。落款时间是“戊辰春之闰”,即1928年农历二月。这是整座建筑唯一出现的时间,可推断为房屋建造时间。
另一扇裙板文字为“明月雪时,金尊酒满”,出自清代金石家蔡鸿逵的《集句联》。蔡鸿逵,字紫候,上海奉贤人,性聪喜书,擅木刻。曾自述“四十九年穷不死,三百六日醉如泥”,也许屋主人蒋德安也酷爱喝酒。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喜好金石。绦环板文字为生僻的“旅车敦”,因是六字,笔者不解其意,经荔波同行覃远建老师指正,才知另三字为释文“旅车轮”,车敦即车轮。内容大概和军旅、军队有关,文字来源宋代吕大临《考古图》记载的两件古代青铜容器铭文。另一幅更能说明蒋德安是一位金石爱好者。绦环板文字“长宜子孙”,意思是希望子孙后代长久安康幸福,这四个字经常作为铭文出现在汉代铜镜。裙板刻传统图案“福寿锦”,这种吉祥图案通常使用蝙蝠和寿桃图像,但此图居然绘制有清晰的莲藕,安龙又称“荷城”,可见工匠融入了地方元素。
隔扇门拓片
隔扇门拓片
另外,借助隔扇门上这些文字和图形,也可揣摩下屋主人蒋德安的身份。其中一扇绦环板线刻简单的草叶纹,裙板文字“须知百岁难得,未信千金”,出自宋代詹中正《退居》诗句:“须知百岁都为梦,未信千金买得间”,意思是钱买不到长寿,钱也不能让自己宁静闲适,体现了蒋德安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另一扇裙板图案全部风化,只剩绦环板“左琴右书”四字。这句话源头很多,其中以明朝中期重臣李东阳《寿岂堂歌》的句子,“先生之庐,左琴右书”最为贴近,讲的就是文人的修身养性。这样看来,蒋德安属于安龙妥妥的士绅阶层,即有钱修如此漂亮的房子,又是一位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