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凡读字丨从望而生畏到和蔼可亲……看“龙”字的七十二变

动静原创撰稿:一凡
1695992280
动静原创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神圣不可替代的地位。古时候,皇帝都自称为“龙”,相当于作为“龙”的代言人,替“龙”来掌管着国家的一切。所以,皇帝的衣服叫“龙袍”,皇帝的座位叫“龙椅”,皇帝的后代叫“龙子龙孙”……

那么,“龙”是什么呢?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头似驼,角似鹿,眼似虾,耳似牛,身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须似鱼,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

“龙”真的存在吗?它最初又长什么样呢?

图1:“C”形玉龙

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玉龙(见图1),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7000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由此看来,“龙”的形象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存在。

图2:“龙”字的甲骨文写法

我们再来看看甲骨文的“龙”字(见图2),以上都是甲骨文“龙”字的写法,和“C”形玉龙相比,形态差不多,都是“C”形。但仔细观察,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甲骨文“龙”字里的龙,头上都戴有冠,且都张开大口,长有獠牙。獠牙大口说明了龙的能力很强,让人望而生畏。而头上的冠又分为“辛”和“干”,都是指武器,表示想要制服龙。也有冠代表王冠的,这表示给龙“封王”。总之,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龙既敬畏害怕,又想彻底征服的矛盾的心里。

远古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还不能独立地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释自身来源。因而,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这就是图腾和鬼神产生的社会基础。“龙”的产生,就是人们最惧怕的几类动物或自然形象的组合,比如人们最怕的蟒蛇、鳄鱼,还有破坏力极大的雷电、龙卷风等等,全都集合在“龙”的身上,甚至连“龙”的名称都是模仿打雷的“隆隆声”。

图3:周代早期,“龙”字的金文写法

一直到周代早期,“龙”字的形象都是以凶悍残暴为主,面目狰狞。金文的“龙”字(见图3)也是蛇身大口,獠牙外露,让人望而生畏。到了周代晚期,“龙”的形象发生了180度的大改变,由凶神恶煞变得和蔼可亲起来(见图4)。

图4:周代晚期,“龙”字的金文写法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原始社会各部落之间互相融合,使得各部落的崇拜图腾不断地结合。当华夏部落打败蚩尤部落后,就把蚩尤部落崇拜的牛、鸟图腾融合到华夏部落崇拜的龙图腾里面。从此,每融合一个部落就把这个部落的图腾元素加进去,这样,龙图腾就不断地丰富起来。

其次,随着农牧业的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人民希望得到神灵的保护,祈求粮食丰收。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统治者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此树立权威,获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这样的话,如果龙还是一副凶相就不妥了。

图5

此外,这种转变还体现在字形的改变上。上图的“龙”字里(见图5),最右边的“兄”字是“祝”的本字,表示祭祀祈祷;左边则是“龙”,中间是代表着邪恶的 “蛇”,表达了人们祈求神龙降世,为人们打败邪恶之蛇。但是到了下图,“龙”字则有了变化(见图6)。其中的“兄”字没有了,不需要人们的祈祷,龙就会帮助人降服蛇。

图6

再看金文“龙”字的样子(见图7),右旁的蛇又变了。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图7:“龙”字金文的另一种写法

古时候,常以三为众。所以,右边部分的三个“小横”代表了降服的各种蛇和相当于蛇的对人不利的动物;再者,这些邪恶动物被降服后,不再作恶,而开始为人们服务了,所以字形上就有了变化。

图8:“龙”字的小篆写法

小篆的“龙”字(见图8)基本上继承了金文的样子,不同的是多了一道拐,还多了一横。我理解为,多出来的这一“横”就类似于一道限制,压制哪些邪恶的动物。

图9:“龙”字的隶书写法

到了隶书,“龙”字又回到了金文的写法(见图9)。

图10:“龙”字的其他不同写法

现在我们使用的简体字的“龙”字,是在草书的基础上提炼和简化得来的。对照上图,你能发现取自哪里吗?

编辑

王青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