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大龙:产业就业双驱动 就近发展路更宽

大龙开发区
175306614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大龙开发区立足产业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始终把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劳动密集型特色轻工等优势产业,多措并举稳定、扩大就业渠道,为当地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新领域开辟新赛道,新兴产业集聚带来就业增量,开发区依托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驻,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抓手,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4条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24小时不停工、不停产,全力加快生产进度。

汇成新材料是开发区一家集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专注于高纯超细无机功能材料领域的原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全面“聚才”、全程“育才”和全域“爱才”,广泛吸纳就业人数约1100余人。

除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外,劳动密集型轻工特色产业也是稳就业促增收的重要举措。开发区积极壮实、服务该产业,以打火机、箱包等为代表的产业实现提级发展,以产业链延伸,激活带动上下游企业成为就业“主力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我是黔东南镇远县的,4年前跟随丈夫来到开发区就业便让我们坚定地选择了这里,这里就业环境好,机会多。”在贵州东亿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务工的李琴告诉笔者,“我在东亿上班2年了,在这提供免费住宿还有吃饭补贴,一个月可以挣4000元左右。丈夫在园区中伟上班,我上班比较自由,计件算工资,活轻松的时候还能请假回家看看小孩,十分方便。”

东亿电气作为开发区一家集打火机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输于一体的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产品畅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及地区,带动当地及周边群众就业1200余人。

在全球经贸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该企业持续稳生产,促就业。“来这里务工的员工,大都是大龙本地和周边区县的群众,公司是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大部分员工的工资在3000-6000元之间。”该公司总经理欧阳仕介绍道,“一直以来,公司严格落实员工福利待遇,修建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并按时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帮助解决员工食宿及其他困难问题,让员工们真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精细服务的再下沉,为就业群众与企业间搭建精准匹配平台。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就业新形势,通过构建就业服务网络、强化技能人才培育、优化创业支持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帮扶机制、加速政策红利释放等系列“组合拳”举措,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开发区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学校推动与企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个集考试、培训及大赛为一体的新型功能材料培训基地,每年可开展职业技能提升相关培训1600人次以上,开展特种作业、特种设备考试2000人次以上。

目前,基地已累计开展电工、叉车、网络营销师等职业技能培训20期949人次。

“我以前是做工地上的,看到了培训基地的通知,就报名参加了培训基地2024年第3期叉车工培训,并顺利考证通过,现在持证上岗入职星茂新材料,工作轻松了不说,还离家近,工资收入可观。”家住龙江新区的吴佳飞说道,通过技能培训赋能,让他实现从“普工”到“技工”的转变,也获得更大就业平台。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下步,开发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和完善“政府引导、平台赋能、企业带动、群众参与”体系机制,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有力有效提升就业质量,不断营造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环境公平、就业结构优化、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的良好氛围,为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新闻中心  刘婧璇)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