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以创新驱动技术飞越,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政策支持。近年来,贵州持续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9户,“专精特新”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今年,贵州又将采取哪些培育措施?来听听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汪家强的解读。
汪家强介绍,今年将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向国家推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围绕四个方面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建立培育体系构建梯度培育机制,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每户分别给予100万元、6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二是做好融资服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创新设立17亿元的“中小企业信贷通”,撬动银行、社会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加强人才服务针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负责人,专门开设了“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和“贵企成长班”,对经营管理者进行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专项培训,四是促进融通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作,充分发挥产销对接活动的平台作用,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前,工信部印发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新增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产业链配套、主导产品所属领域六个方面指标,使认定更加清晰明确,能够更好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