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凡读字丨是繁衍承续,是绵延不断

动静原创撰稿:一凡
1714741020
动静原创

“孙”姓是我国第12大姓,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叔敖、孙武、孙膑,到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再到孙中山,可谓名人辈出。那么,“孙”字的本义是什么呢?

图1:“孙”字的甲骨文各种写法

从甲骨文“孙”字的写法来看(见图1),虽然写法各有不同,但是都由“子”和“系”这两部组成。其中,“子”表示小孩;“系”表示延续不断。所以,“孙”字的本义就是,希望后代能够繁衍承续、绵延不断。

图2:“孙”字的金文写法

到周代的金文,“孙”字直接继承了甲骨文的写法(见图2)。

“孙”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孙”姓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主要有以下几个起源:

一是源自“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因向纣王直谏而被杀,他的子孙为避难而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的原因,遂姓孙氏。

二是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于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孙武、孙膑、孙权都是孙乙的后裔。

三是源于芈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是他的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他的字为氏。

四是源于荀姓。汉朝时,因汉宣帝名为刘询,为了避讳“询”这个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

五是源于赐姓、改姓和少数民族的“认姓”。

图3:“孙”的字体演变

从“孙”的字体演变可以看出(见图3),“孫”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繁体楷书,字形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现在我们使用的简化字“孙”,则是草书楷化的结果。

春秋初期,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到春秋末期,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东迁齐国。齐国孙氏发展蓬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军事家孙武,他的儿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

秦汉以后,孙氏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孙氏名家大族。

编辑

王青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