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大数据”治“大隐患”!煤矿顶板大数据管控平台实现毫米级“云端”监护

动静原创
1761903408
动静原创

10月30日,贵州大学煤矿顶板大数据管控平台项目评审会在贵州黔西市召开。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贵州能源集团、重庆大学等单位的煤炭领域专家学者对该平台进行评审,并给予指导意见。

据了解,顶板事故长期占据煤矿安全事故总量的35%以上,是制约贵州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贵州煤矿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复杂的喀斯特地貌更使顶板管理难上加难。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文志杰

“我们团队历经18年攻关,针对贵州独特的地质条件,构建了煤矿开采顶板三维结构力学模型。”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文志杰介绍。与传统仅监测顶板离层量的方法不同,团队研发的设备能精确捕捉毫米级的顶底板移动,在岩石发生微小变形时就能预警,真正实现了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根本转变。

今年7月,贵州大学与黔西市能源局携手共建煤矿顶板大数据管控平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AI算法分析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对顶板压力、位移、煤体应力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

在黔西市能源局煤矿安全监控调度中心,各煤矿的顶板安全数据在大屏上实时跳动,24小时不间断监测,数据精准到毫米级,真正实现了“防患于未然”。“有异常数据就会自动触发报警,现在我们黔西市12对矿井已全部接入平台。”黔西市能源局局长饶兴江表示,“过去井下矿压数据全靠人工收集,如今实现了在线监测。试运行一个月来,企业反馈积极。”

该平台还创新构建“智库端、监管端、企业端”三端协同体系,不仅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分级预警,更提供远程专家问诊、会诊和技术方案优化等全方位服务。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孙守仁

评审会上,专家组对该平台给予高度认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指出:“这个平台成功简化了顶板管理的复杂性,具备在全国推广的价值。下一阶段井下其他需要监控和采集数据的所有空间都可以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贵州省能源局总工程师、煤安处处长任广向

“该平台让顶板管理更有效、更科学、更精准。”贵州省能源局总工程师、煤安处处长任广向告诉记者,去年贵州省能源局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联合印发《贵州省煤矿顶板管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实施推进后,今年贵州顶板事故下降了20%左右。“顶板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我们将把该平台深度融入监管体系,统筹安全与发展。”

近年来,贵州大学紧紧围绕“富矿精开”战略,仅矿业学院就组建了14个特色科研攻关团队。其中,文志杰教授团队创新开发的顶板灾害预警智能管控平台,将顶板风险预测准确率提升30%,技术转化合同金额已超1100万元。

文志杰表示,团队将根据专家建议持续完善系统,下一步将在织金、金沙等重点产煤县推广,“努力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与瓦斯治理同等水平的科学精准预测,为贵州从资源优势迈向技术和产业优势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这一创新平台的推广应用正不断助力贵州推进“富矿精开”战略,为西南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可复制的“贵州方案”。

记者

李发静 杨俊

编辑

王琰

责编

罗亚楠

编审

熊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