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评委会在国家公证机构的公证下进行最后一轮投票,庄重、严肃的计票过程结束之后,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任张宏森宣读投票结果。经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审核批准,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东西《回响》5部长篇小说获此殊荣。
张宏森在评委会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第一次国家级文学奖项的评选,评奖期间正值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社会各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把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新时代文学发展成就和思想艺术水平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是我们共同的信念与目标。各位评委充分认识到茅盾文学奖作为国家级文学大奖的庄严价值,始终牢记茅盾文学奖的指导思想和评奖标准,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着眼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大局,对文学规律、文学价值和作家劳动予以充分尊重,坚持社会责任和艺术良知,认真周详、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最终选出了五部体现四年来长篇小说创作卓越成就的作品。
张宏森表示,在此期间,各位评委认真考量与研究四年来中国长篇小说思想性、艺术性的发展态势,在反复衡量参评作品思想和艺术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表达交换各自意见,投出属于自己的庄严一票;纪律监察组的同志全程参与了评奖过程,认真履行职责;评奖办公室的同志们为保障评奖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繁杂而细致的工作。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能够圆满完成,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付出,他代表中国作协向参与本次评奖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4年评选一次。自1981年创立至今,十届茅盾文学奖共评出48部获奖作品,在繁荣长篇小说创作、树立当代文学经典、体现时代文艺高度、推动文学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做好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工作,中国作协按照中央关于评奖改革的部署要求,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结合当前文学发展的新情况,对《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和《茅盾文学奖评奖细则》做了进一步修订,力求程序更加规范严谨,提高评奖的导向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专门设立纪律监察组对评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聘请国家公证机构对评奖进行公证。这些举措确保了评奖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范围为2019年至2022年间在大陆地区首次出版的长篇小说,参评作品征集工作于今年3月15日启动,4月30日结束。5月18日起,参评作品目录向公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后,确定参评作品238部。与此同时,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依据《评奖条例》相关规定,经过认真、审慎的遴选,确定了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成员名单。参评作品公示结束后,本届评奖进入评委各自阅读阶段。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中旬在茅盾故乡浙江桐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