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黄金十年,绘就山川锦绣,看新貌装点此关山,话贵州今朝更好看。新征程,新期待。贵州广播电视台携手全省市州媒体聚焦贵州启航“十四五”,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9月4日起,贵州卫视、动静新闻客户端、贵州广播电视台宽带电视G+TV推出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今朝更好看》,敬请关注!
六盘水,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风风火火的三线建设,催生了“江南煤都”,孕育了“十里钢城”,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
半个多世纪以来,六盘水为共和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在今天(9月25日)《今朝更好看·六盘水篇》的直播中,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刚饱含深情地说起了这一组数据。
李刚说,这半个多世纪,六盘水为国家贡献了14亿吨的煤,贡献了6000亿度的电,贡献了7000万吨的钢。我们还创造了很多贵州工业史上的第一。
上世纪6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号召下,“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支援建设大军们,在茫茫的乌蒙山间,建起一座辉煌的工业城市——六盘水。从此,在六盘水这片土地上,一个个艰苦奋斗的三线建设者,铭刻了一段段激情昂扬的“三线记忆”,凝练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李刚说,“三线精神”是我们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今天,“三线精神”依然在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