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月4日)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幕式
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国旗在普通中国人手中相传
这个瞬间直抵人心
图源:人民日报
国旗入场时
传递国旗的人
包括中国各行各业的代表、
国家功勋人员、56个民族的代表
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用手手相传的方式
表达人民和国旗之间的情感
图源:人民日报
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贵州女孩,作为布依族代表,参加了国旗传递。
女孩名叫周忠垚,今年20岁,是中央民族大学大三的在读学生,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
周忠垚说,这个节目最初来学校选人时,第一轮她并没有报名。“看到布依族同学报名的特别多,就没有报了,觉得自己不太可能被选上。”后来,在师姐的鼓励下,她鼓起勇气,穿上民族服饰,去参加了选拔。“评委问我对冬奥会的看法,我说我都在北京待这么久了,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或许也很难再有机会来到北京,所以特别珍惜这次机会。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评委吧!哈哈……”周忠垚在电话那头笑着说道。
左一为周忠垚
周忠垚说,排练非常枯燥和辛苦,自己偶尔也会抱怨苦和累,因为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反复排练了近四个月!不过,昨晚在传递国旗的那一刻,周忠垚却突然间意识到,这简单动作背后那不简单的意义:“昨晚上台的时候,我特别紧张,害怕自己出错。”周忠垚说。传递国旗的环节中只需要接过旗子,再转身递出去。这样一个日常的动作,为什么会出错?“如果旗子掉下来,不够平整或者说转身的时候慢半拍,就出大错了。”
其实不难理解,零下三度的北京双手暴露在室外很快就冻得通红,会忍不住地颤抖,再加上正式上场的紧张感,再“简单”的动作,难度系数都大大增加了。庆幸的是,开幕式上,国旗传递环节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毫无瑕疵地顺利完成。不过,周忠垚告诉记者,自己是全程颤抖着双手完成了国旗传递,“之前手抖是因为冷,国旗传递到手里的时候是因为激动。曾经熟悉得每个音符都能背下来的背景音乐,那一刻是那么的悦耳,现场的气氛也是那么的动人,不自觉地就跟着掉眼泪了”。
周忠垚和其他国旗传递代表合影
直到开幕式结束,周忠垚的家人都不知道她不但参加了冬奥会开幕式,而且还在万众瞩目中完成了国旗传递。“我怕没有我的镜头嘛,就先不告诉大家了。但结束后有同学截图发给我,居然有我露脸的镜头!我就立马发在了家族群里,大家瞬间就炸了,说我真沉得住气。”
再过一周,周忠垚结束隔离后就可以回到老家册亨县了。或许,这个寒冷的冬天,将成为这个刚刚20出头的小姑娘最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