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节前两天,老友陈晓龙送来笋干数袋,晚上微信我,发了一大堆图片,证明是自己亲自采摘并制作,还留言说:“这是秋笋,海拔一千米以上的青竹产的,总共只有七十二斤。三个老男人冒着雨去掰笋,顶着浓雾摸黑下山,命是保住了,结果全感冒哦……”
语带哀怨,汗水和泪水齐飞,情谊与礼物并重。借此谢过。
笋干是好东西,曾在文章里写到,“本地笋子品质不错,足供我辈大快朵颐。以前交通不便,鲜食经长途运输,变质变味,往往只有制成干货,笋子亦然,况其产季短暂,非如此不能长期保存。而笋的可贵也在于此,即使不再鲜嫩爽脆,仍然别具风味,更有嚼劲,层次丰富,只要烹饪中处理得宜,其美味绝不逊色于青涩的鲜笋,在我看来,甚或还有过之。打一个或者不算恰当的比方,好的干笋几乎可说有某种“大叔范”。
贵州制作笋干,讲究大火快烘,去其湿气。与之相配的,顶好是腌肉,尤其以腌猪脚为佳。同煮一锅,热气腾腾,扑鼻而来的,有一股特殊的柴火气,引得吃客口涎直流,食指大动。
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其中之一便是会否烹饪食物,于是饮食成为文化,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千奇百怪,层出不穷。如何在食物的本味之上,通过巧手烹制,将其他的味道调和进去,创造出层次复杂却绝不违和的滋味,是一门非常精微的学问。
贵州人似乎特别善于制造“柴火”之味,且往往以此为标榜。譬如,随便找一处菜市场,贩卖干货的店铺里,必定有大袋大袋的“柴火辣椒”放置在最显眼处。所谓“柴火辣椒”其实就是一般讲的糊辣椒,也即辣椒烘干捣碎而成。稍微年长些的朋友都有类似的记忆,少时家中烧火,冬天铁炉子,天气转暖便烧灶台。家家户户,晾干或晒干的红辣椒是居家必备。吃饭前,扯几根下来,炕在灶头炉边,甚至就直接埋在煤灰里,烤至微脆。火候一到,扔进擂钵或者特制的竹筒里,三下两下舂碎,味道立马就出来,辣中带糊,窃以为,这就是“柴火味”。如今家中无处炕糊辣椒,直接买现成的吃,“柴火味”也就成了一种记忆中的味道。
贵州人非常熟悉的柴火味,还有一个重要代表,那就是夏天常见于饭桌的凉拌烧茄子,说是茄子,其实不止茄子,还有西红柿和青辣椒,要点是事先在炭火上烤过,外皮略呈焦黑,待其稍凉后,细细剥掉,辣椒去籽,撕成长条,茄子同样撕条,西红柿捣碎,加酱油、醋、盐、葱花、大蒜等调料,拌匀即可。非常爽口而且下饭,残存的一点“火气”,是这道凉菜的精髓所在,吃过的都知道,至于没吃过的外地,强烈建议尝试一下,只是如今家中没有炭火柴火,放煤气炉上烤也不是不可以,嘴巴里吃出来的“火气”,却不那么地道。
还有柴火鸡,印象里是近些年来才突然兴起的吃法,其实也就是传统的辣子鸡做法,但店主要强调的是,炒鸡时所用的乃是柴火,而非煤气或者电炉。实话实说,去过好几家,甚至也到厨房确认了燃料并未胡弄人,但吃来也并没觉出多大区别,不知是味蕾不够发达还是隔了锅柴火不能入味……总之平淡无奇。
话说回来,中国人在处理食物时的讲究很多,甚至连燃料的选择,也要顾及。最著名的例子,是北京烤鸭,必须果木烤制,您若不信,到北京街头看看便知,烤鸭店门口,少有不写明“果木”二字的,直接用在招牌里的,也所在皆是。而贵州人喜欢吃的老腌刀,也需松枝熏制,方得正宗。
柴火、果木乃至炭火,给食材增添的味道,在我看来,正是人间烟火的气息,懂得这个,才能懂得品味。
最后,得谢谢送我笋干的晓龙兄,眼下笋子已经泡上了,还得换几道水,待其略去柴火气后,与蹄髈同烧,方对得起你们的悉心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