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数字经济新“蓝海”,遵义市聚焦大数据服务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物联网特色应用示范基地和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培育四大方面,加快培育数字经济百亿产业集群。预计今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37%。
位于新蒲新区的亮成电子有限公司,从事玻璃面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今年,公司引进了一套手机玻璃面板全自动检测系统,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
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丝印经理李旭锋
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丝印李旭锋经理说:“以前传统模式都是靠人工检测,导入全自动检测系统后,它的精准度比较高。”
亮成电子的总部在广东东莞,2018年落户新蒲。去年,企业在玻璃面板行业的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五,实现产值1.2亿元,客户包括华为、小米等。今年公司还在新蒲新区建设新厂,将产品线延伸至平板电脑面板和车载电脑中控面板。
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厂长李应钦
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李应钦厂长介绍,今年1到5月份贵州分厂成品出货1300多万片,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左右。
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强
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何强总经理说:“未来在贵州,亮成电子两个厂加起来会做到3到5个亿的年产值,希望借助这次的扩产,在遵义能够继续扎根,带动一些供应链到遵义来,推动遵义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向前发展。”
在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遵义市不断做强大数据软件与服务产业。
位于汇川区的江南航天信息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了一套云桌面系统,突破时间、地点、终端、应用的限制,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到云端桌面进行操作。今年以来,公司在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技术、设备健康态势感知、算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持续发力,新申报了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0项。
贵州江南航天信息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廖一星
贵州江南航天信息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廖一星介绍,该公司云桌面业务已在成都的部分高校中得到应用推广,在遵义市联通进行试点部署,企业成功入选贵州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名录,到“十四五”末实现年营收超5亿元。
截至2021年,遵义市累计培育集聚大数据企业及相关产业企业604家,带动就业近4万人,实现营业收入超420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3%,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42.7、居全省第二。今年1至5月,全市纳入工信部运行监测系统企业24家,累计实现业务收入3.85亿元,累计完成大数据领域投资8亿元。
遵义台 向维忠 张亚 汇川区融媒体中心 陈露 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