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地图,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但在茅台酒的产业链上,这里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车间”。
在这片茅台酒专用有机高粱的原产地,一颗颗随风摆动的红缨子高粱,撑起了这座小小村庄的乡村振兴之梦。
一大早,簸箕坝村支书刘毓洪就来到了仁怀市有机高粱标准化示范园,查看高粱的生长情况。
簸箕坝村土质优良、有机质丰富。但过去,处在大山之中,土地零散破碎。包谷、水稻等传统农作物始终未能形成规模,给簸箕坝村打上了贫困的标签。
发展高粱规范种植,是一次探索,也是一次收获。
近年来,簸箕坝村成立“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有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刘毓洪担任有机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仁怀是红缨子高粱的发源地,在簸箕坝村,红缨子高粱的选种和种植早已脱离了靠山吃山、看天吃饭的范畴,而是充满了技术含量。
采用机械加人工的育苗模式;利用大棚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种植时行距、窝距在不同土地都有严格要求;除草除虫也有专业化管理。日复一日,合作社管理人员陈科华带领着团队行走在田间地头,为高粱的喜人收成保驾护航。
推行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将机械与人工有机结合,同时还利用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设智能育苗大棚、有机高粱质量追溯系统、水肥一体喷灌设施等。让簸箕坝村村成为了黔北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和新产业的聚集区。
有机高粱产业种植,高效农业的推行,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增收的喜悦,参与现代农业种植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让过去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乡,甚至还引来了大学生回乡创业。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簸箕坝村凭借这一颗红缨子高粱,解锁了前进的航向标,也找准了幸福的新未来。
供稿人:刘倩 梁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