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动静深度丨贵州:好制度护好生态 好产业绘好“黔景”

动静原创
1688620860
动静原创

7月8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正式拉开大幕。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已成为展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从举办国际性生态文明论坛,到交出一份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贵州的突出表现,除了“天生丽质”,更有多年来对生态环境的潜心保护。

好制度:“护绿”有方

夏日的织金县国有桂花林场,树影斑驳,万木争荣。每天早上8点半,护林员们准时集结,开始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

在群山环抱的防火瞭望塔顶,护林员赵祖全正手拿望远镜,环顾四周万亩林海。赵祖全说,“护林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我们主要负责火源管控,防止发生偷伐树木的行为,同时还要留意树木的病虫害。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排头兵,我们要及时发现、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并向上级林长报告。”

赵祖全说到的这项护林制度,是2020年贵州省出台的“林长制”。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总林长,其他省领导担任省级林长,省直部门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形成了共管、共建、共治的林业改革发展新格局。贵州省林长制办公室负责人赵华说,“林长制的施行,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仅2022年,我省签发总林长令就有89件,各级林长开展巡林71.8万人次,协调解决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问题2028个。”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地区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时时绷紧生态环境保护这根弦,在森林、河流、大气、土壤保护等方面,敢于“下海吃螃蟹”。

2017年以来,贵州在全国首创五级河(湖)长制,首创省、市、县、乡四级“双总河长”,独创省级领导人人当河长,创新跨境河流互派河长试点。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这些年来,贵州有 30多项改革成果被列入了国家推广清单。贵州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必须在制度上先行,敢闯敢试。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才能更好地破解各类生态发展问题。”

好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上游,属亚热带高原山区。境内山脉众多,水资源丰富,喀斯特丘陵地貌特征加上切实有效的环保措施,成就了贵州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目前贵州已知生物物种有24547种,物种数量在全国排第4。

“茶山这片经常有猴子,要破坏茶园,也要来抢行人的东西。人伤猴子和猴子伤人的事情难免就会发生。”在梵净山西麓山脚下的印江自治县紫薇镇大水溪村,村民赵相林说到的猴子,是被称为“梵净山精灵”,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藏酋猴。

如何实现人与猴和谐共生?2022年,印江自治县在猴群经常出没路段,架设起一座高4.5米、宽4.5米、长300米的“猴通道”生态走廊。紫薇镇大水溪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正芳说,“猴通道把人与猴子进行了隔离,现在猴子安全了,我们也安全了。”

作为贵州省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威宁草海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了保护草海的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威宁新建了20个环草海污水处理站,改造了47.44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了1061亩人工湿地和1307套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县城污水流入草海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另外,通过生态性的保护和修复,草海湿地周边的2万亩土地被打造成了“鸟类食堂”。在一系列环保举措下,草海保护区的生物物种如今已达2600多种。在246种鸟类中,有18种为贵州鸟类新记录,每年有超过10万只鸟类迁徙到草海过冬。

从山到林再到湖,现在的贵州,总能见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近日,在贵州省会贵阳市的观山湖公园,四只黑天鹅宝宝上了热搜。专家告诉记者,黑天鹅对于居住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能在公园安家并繁殖,说明贵阳生态环境良好。目前观山湖公园已经拥有675种植物种类和70多种野生鸟类。

去年,“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贵州省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山水工程”位列其中。这也为全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贵州样本。

好产业:绿了山水富了人民

绿色不光是贵州的生态底色,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亮色。

这两天,六盘水野钟乡的刺梨已经挂果,浅黄的果子在满山的郁郁葱葱中格外秀美。而这样爽心的风景,源自于几年前野钟乡精准选择刺梨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实行全产业链打造、全要素链结合、全利益链联结。村民徐天勇说,“前些年,这片种植刺梨的山坡还是石头遍地,现在刺梨树让满山披了绿,解决了水土流失,还走上了山果果变金宝贝的致富路。”目前,野钟乡刺梨涉及农户2200户,去年收获刺梨鲜果700余吨,产值400余万元。

同样是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地处梵净山自然遗产地腹地的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利用“梵天净水”大力发展水产业。目前农夫山泉在当地建设的两条世界最先进的饮用天然水生产线,具备年产22万吨饮用天然水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6亿元。

在赫章县海雀村,森林覆盖率如今已提高到了77.21%。靠着万亩林海,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说,“2022年新建成精品民宿10家,申请改造民宿20家,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现在的海雀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000多元。”

利用森林资源优势,贵州通过探索林业碳票和单株碳汇的模式,实现了好空气也能卖钱。从江县加鸠镇党郎村村民杨金桥说,“自2020年被列为单株碳汇项目实施户以来,我家每年卖碳汇就收入上千元。”据了解,2022年贵州林业总产值达4035亿元。

沿着绿色高质量发展脉络,贵州还将生态环境保护延伸到传统工业企业。作为一家传统的建筑材料企业,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工业尾气、固废等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探索出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路子。海螺水泥生产技术处负责人夏凯介绍,“清镇市每天的垃圾将运到这里进行系统处理,焚烧垃圾不仅能发电,热能还可循环用于生产水泥。”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在磷石膏、尾矿、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弃物中“淘宝”,生产出来的干式粉体材料用水量接近于零。2022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贵州20家企业及3家园区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的贵州,森林覆盖率超过6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优良率保持100%,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5%。在绿水青山间,贵州走上了一条生态良好、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的融合发展新路。

(部分材料来源于网络)

记者

陈艳

编辑

代丹妮

责编

何天洋

编排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