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通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在坎坷曲折的追梦路上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荣获“贵州省优秀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贵州省最美巾帼奋斗者”“贵州省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全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贵州省三八红旗手”“正安县巾帼创业之星”“正安县人民政府优秀科技特派员”“正安县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等诸多荣誉。
她,就是正安县黔安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省黔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冯泽英。
敢闯敢拼,越是艰险越向前
摄影:王林爱
初中毕业后,年仅十八岁的冯泽英选择外出打工,刻苦学习服装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1987年,冯泽英带着打工攒下的所有积蓄和父母支持的1.4万元,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30多年来,在创业路上,她从事过服装加工行业、煤炭产业、养殖业,经历了由于大规模的禽流感,眼睁睁看着精心喂养的鸡全部被捕杀;好不容易从头开始,借债修建了全新的养殖场,却不曾想碰上了几十年难遇的山洪,养殖场瞬间被夷为平地,60多万投资血本无归,债台高筑......
跌宕起伏的创业之路,接踵而至的致命打击,让冯泽英陷入深深的悲伤、焦虑和迷茫。
“越是这样,我越不能认输!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爬起来!”冯泽英抹干眼泪,坚强地又站了起来。在政府及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下,从零开始。
喂猪、挑粪、卖肉,苦心经营......守得云开见月明,冯泽英终于将养殖场再一次撑了起来。
养殖业步入正轨后,冯泽英又一手创办了贵州黔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培养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团队专门为正安县学校食堂配送食品食材。如今,冯泽英的企业慢慢发展成了一家集生猪养殖、食品加工和配送于一体的正安县本土企业,更成为了全国、全省、全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贵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心怀感恩,用行动回馈社会
冯泽英在工厂车间指导工人
一个吃过苦中苦的人,才会真正懂得饮水思源、心怀感恩。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苦尽甘来的创业者,冯泽英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直用行动回馈社会,因为她知道,她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帮我渡过难关。现在我有能力了,我也要去帮助更多的人!”冯泽英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冯泽英为村民送猪崽
正安县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大,脱贫任务异常艰巨。带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和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冯泽英决心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在群众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帮上一把。
由于创办的两家企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于是冯泽英决定,让群众参与到企业发展中来,企业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通过养殖业、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脱贫。
冯泽英帮扶和溪镇凤山村发展生猪产业
经过多次走访调研,通过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冯泽英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一套相对完整和成功的帮扶模式:一方面采取“公司+村级集体+农户”的养殖模式,由公司垫资提供猪崽给农户,生猪育肥后,公司统一订单收购并扣除猪崽款,家庭困难的农户则免费发放猪崽。此外,冯泽英还鼓励贫困户将5万元的特惠贷入股,让他们每年参与分红,并承诺群众本息由她的公司偿还;另一方面探索了“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起组织和发动群众种植蔬菜,公司统一上门收购,村委会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管理费作为村集体经济。
产品销路有保障、群众种养风险低、多方合作能共赢。冯泽英推出的帮扶模式,真正建立起了一条农业产业链,跟当地群众建起了一根稳定的收入管道。参与进来的合作社、村集体以及群众都在不断增多,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投身公益,助力乡村振兴
冯泽英为福利院送去慰问物资
创业有成不忘回报社会。近年来,无论是地方发生洪涝旱灾等灾害,还是群众需要贫困救助,在全县10多个乡镇开展的各种扶贫济困中,你总会看到冯泽英的身影。
冯泽英结合企业实际,决定通过养殖业、种植业以及食品加工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为部分村食堂免费提供猪肉,累计折合现金近5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冯泽英主动参与疫情防控,为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干部群众免费提供猪肉和防护服等物资,折合现金20余万元。
捐资助学、灾害救助、扶贫济困......截止目前,冯泽英共慈善捐助300余人,16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展现企业担当。
“虽然贫困群众已经全部脱贫,但我们公司仍然要继续开展好帮扶行动,帮助和支持他们继续发展好种植业和养殖业,让他们能持续不断地增加收入。”冯泽英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