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初,一连十几天阴雨,什么事都做不成,农家只能坐在家里着急。三穗县德明乡的吴应江坐在家门口,一杆杆地吸着叶子烟。腾腾的烟雾在他身边缭绕,纷乱的思绪在他脑子里翻腾。近些时候来,日本人在中国得寸进尺,步步紧逼,而国军却一退再退,难民不断涌进贵州。
去年,三儿子吴瑞当兵去了。虽然也来过几封信,但没说什么大事。开始,讲他编到陆军73师37旅74团2营4连,后来讲他们开赴陕西训练,最近一封信讲他当上了班长……吴应江很清楚,这孩子虽然脾气有点犟,但通事理,明是非,他在外面,所以放心。这下,又是两个多月没来信了。
信差:大叔!你家的信!
吴应江:快快快,前段时间都没有信,你是不是走错路了?
信差:大叔,这都是一起送过来的,不过这一次你家有三封信!
吴应江:三封?我看看...... 除了我,还给他两个兄弟和三媳妇冬兰也分别写了两封,都是一家人,怎么还分开写信呢?大吴!二吴!冬兰!快出来看!
吴应江缓缓打开写给自己的那封信。
吴瑞:“倭寇占我平津,继而又攻击上海,因此我们忍无可忍,不能再忍了,我们一致抗战到底。此次(我们)从汉中出发,于本月五日到达此地,十五日离开此地向上海推进。望父亲保护身体,以安儿心于征途和疆场。儿纵因杀倭寇而牺牲,可是有代价的,有光荣的,决不是平常之病死或亡国后被倭寇之铁蹄踏死。所以这次我到前线去,我决心与倭寇拼命到底!倭寇不灭,誓不生还!纵然死了,我很痛快,很甘心,死后二十年又做好汉。至于你老人家在家中,一定要安心。”
大吴:三弟这是什么意思!他不回来了?
吴应江:这是他写给你和老二的信,拿去吧。
吴瑞:“我们国家存亡,民族是否复兴在此一举了。同时我们手足之情是否永远延长也在此一次。因为敌国倭寇侮辱我们太甚,所以我们决心和他拼命。现在马上就要到前方去,至于去后,不管我是否生还,总要请二位替我担负家庭任务和料理。尤其是老父方面,务须特别尊敬和奉养。”
吴应江:我知道,三儿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把家事都托付给你们两个,尽忠尽孝,都作了安排啊。
大吴:这里还有一封,冬兰弟妹,是给你的......
吴瑞:“冬兰贤妹,我因为要到前方去与倭寇拼命,未去之先,我有两句忠实话向你说,需要你牢记。一,我此次到前方去,公开地说,能不能生还还是一个问题。我的决心是誓不生还的。不管生还与否,对于家庭任务完全是要你负担;二,对父亲的侍奉,要比以前殷勤百倍,绝对不可怠慢一点;三,对于丽珍,需要好好抚育教训,绝不要学普通一般卑劣习气。务要学古人孟母之贤,是我最期望你的;四,对于个人,需要自作自保,自找自吃。你要知道,国家危亡,男女有责。但你身为女辈,不能到前方去杀敌,就应担负家庭责任。同时要鼓励所有乡亲都要如此,切不要有一点不好的观念。如果此去杀贼不死,我以后回家,敢讲一句不比别人弱就是。纵然死了,对于个人是很高兴、痛快的。同时相信政府也有相当办法的,决不是从前因打狗子架以至死而无着。”
东兰:自从你从军以来,我日日夜夜盼着你的来信,我就知道你的性格,我就知道!你放心,丽珍我一定好好养育成人,我会告诉她,他有一个好父亲!
一个月以后,一封前方来信送到了吴应江家。吴应江用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拆开一看,不是三儿吴瑞写的,是他的战友贺丰年写的。贺丰年写信告诉吴瑞家人,吴瑞在上海嘉定广福前线“不幸于十月十六日以身殉国。”年仅23岁的侗族青年吴瑞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日寇不灭,誓不生还”的誓言。充分表现了中国炎黄子孙抗击外敌,誓死保卫祖国的高尚的民族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新思想理论节目《学习时间》推出特别策划《百年风华涌动黔地——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百集微宣讲》。通过生动鲜活的节目形式,采用“旁白+情景再现”的方式,集中展现党的百年奋斗史中贵州大地涌现出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节目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制作播出。
策划统筹:侯莹
微剧编辑:张新荣 林海峰
后期制作:龙静宜 张新荣
图文编辑:李珮成
旁白:周茜
配音演员: 林海峰 饰 吴瑞
包剑锋 饰 吴应江
李珮成 饰 大吴
龙静宜 饰 冬兰
肖梓黎 饰 信差
资料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中共黔东南州委党史研究室网站
图片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中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