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正在播出十集系列电视纪录片《解放贵州》,分别为《天际惊雷》《垂死挣扎》《地下尖兵》《运筹帷幄》《势如破竹》《土崩瓦解》《改天换地》《共浴新生》《清匪反霸》和《继往开来》,以解放战争历史纵线为轴,集中讲述了贵州解放的战略背景、战役决心、决策内幕、战斗经过和人物故事等。
1月11日周二20点10分,《解放贵州》第四集《运筹帷幄》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第四集
《运筹帷幄》
为彻底消灭残敌,粉碎国民党依托西南进行反攻的企图,尽快解放大西南成为摆在我党和我军面前的新任务。
早在1949年5月23日,毛泽东就提出“争取在年底或年底以前占领贵阳,重庆及长江上游一带”。为解放大西南提出了初步的规划,而二野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制定了川黔作战的基本命令:“本野战军主力(除四兵团)之任务在于攻略贵阳及川东南,以大迂回之动作先进击宜宾泸县、江津地带之敌,并控制上述地带以北地区,以使宋希濂、孙震及重庆等地之敌完全孤立于川东地区,尔后即聚歼这些敌人。”中共中央批准了二野的计划并指示刘邓:‘我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明确了以大迂回进军西南的战略方针。
当时,在全国各战区战局全面铺开的形势下,“声北击东”的策略已具备充分的实施条件。而国民党在整个西南地区的军事部署明显呈现出北重东轻的态势,为了阻止解放军入川,国民党军以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14个主力军布防于川北岷山、秦岭、大巴山、巫山一带,对北面作重点防御。但防备湘黔边境的仅有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部8个军,且其中有三分之一还是以保安团、地方杂牌军甚至是土匪凑成的,战斗力极差。
我军在第二野战军开进之初,由贺龙率领第十八兵团对秦岭之敌发动攻势,牢牢吸住了胡宗南集团,活动在陕南和鄂西北地区的中原军区部队,也积极佯动,造成通过大巴山进击四川的声势,同时刘伯承决定将计就计,以第二野战军的行动进一步迷惑敌人。他命令野战军领导机关率第三兵团经津浦、陇海铁路公开乘火车西进。行至郑州,刘伯承特意出席群众欢迎大会,宣布大军即将入川。
而此时,二野主力早已秘密南下,令第五兵团利用协同第四野战军进行衡(阳)宝(庆)、广东战役的机会,就势隐蔽地到达湘西集结。
解放军这一系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欺骗行动,致使蒋介石发生错误判断。蒋介石制定了上述以秦岭为主、巴东为辅的防御部署。从结果上看,我军采取一系列诱敌计划颇为成功,以至于战斗在湘黔边境开打时蒋介石依然认为解放军在这一地带的攻势只是为掩护其由陕入川的战略所做的佯攻。
与此同时贵州省委也在紧张的筹划和组建中,8月下旬,经中共中央指示在赣西北组成西进支队,随五兵团西进,接管贵州。
11月10日,二野前委转发中共中央对中共贵州省委班子成员任命的批复:贵州省委以苏振华为书记、徐运北为第一副书记、曾固为第二副书记,同时决定杨勇为贵州省政府主席。到1949年12 月 3 日,中共中央批准组建贵州省委。
根据指示:从1949年6月开始在芜湖、安庆休整的陈锡联二野三兵团,在上饶休整的杨勇二野五兵团,在7月下旬结束休整,利用南下两广的部队掩护,秘密集结于湘西。
在部队集结整训的同时,1949年10月21-27日,在湖南邵阳,连续召开了五兵团师级以上干部和中共贵州省委联席会和军首长会议,通过会议分别对进军贵州的军事部署、接管工作、政权建设、恢复生产、统一战线等各方面工作做了统一部署和安排。这一次会议在解放贵州和西南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史称“邵阳会议”。
原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军大学员 吴克裕:这次会议研究什么呢?研究到贵州以后怎么个接管,谁在贵阳市,谁到镇远专区,谁到安顺,就是在邵阳那里开会安排的。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进军西南近六十万大军的粮食弹药对当时饱受战乱、经济落后的西南,尤其是贵州地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除了军事任务,还有解放西南各大城市后对民生和经济建设的恢复工作,由于贵州长期是国民党的绝对控制区,再加上云贵川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处的社会结构,也成为我党我军进行地方工作所要面临的新问题,如此种种都成为了我党解放西南尤其是解放贵州前亟待完成的准备工作。
原二野五兵团18军学员(西进支队) 张客诚:号召西进,当时的学生,一解放了的情绪,大家都想象得到的,都很高涨,干革命嘛,那个时候不叫找工作,那个时候叫参加革命,那个时候大家情绪都很高,所以当时校方也做了一些动员,谁愿前进,就往前进门里走。当时的青年学生哪个都愿意前进,哪个愿意落后咯,那么大家就集体参军,这样以后就分配,一路行军,先到洛平,到洛平编组,我们属于二野五兵团西进支队。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进攻逐步转向战略决战,全国的解放指日可待,我党面临着从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逐步转向新解放地区人民政权的建设这一新问题,特别是渡江战役后新解放的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我党在当地的群众基础较为薄弱,在建立当地人民政权的过程中急需大量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干部,因此在1948年的10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要求华北局抽调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政权。这批南下干部就有了在解放战争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名称“南下支队”。
“西进支队”的到来,不仅大大加快了解放大西南的节奏,也加速了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同时也为之后彻底清除危害贵州数百年的匪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下”与“西进”两支支队,不图安逸,不怕牺牲,严格听党的指挥,这其中体现出来的高度的纪律性和革命奉献精神与当时国民党派系林立,政出多门,毫无纪律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每周二20点1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播出,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