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冬草莓种植在六枝已经成为部分村寨发展的主导产业,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丰富了贵州六枝冬季水果的产业链。目前,冬草莓种植带动了郎岱镇、新窑镇、大用镇等六个乡镇、街道的部分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这几天,郎岱镇木城塘村草莓基地种植的草莓成熟进入采摘季。进入基地,一个个的小草莓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草莓基地建成以来,每年用工大概1000人次左右,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条增产增收的好路子。
郎岱镇木城塘草莓园负责人刘勇说:“草莓销售最主要是采摘为主,去牂牁旅游的人,还有去中寨、去黄果树方向都要经过这里。如果太多的话,就运到六盘水、六枝市区卖,一年算下来要挣30万元。”
刘勇介绍,他种植草莓已有3个年头,现在掌握了种植技术,今年主要种植贵妃和红颜等品种,草莓个头大、口感香甜、回味多汁,深受市民喜爱。
同样,在郎岱镇花脚村草莓园种植基地,鲜红的草莓开始成熟,草莓种植户蔡小龙正按照客户订单采收新鲜草莓。“我们草莓从11月中旬就开始采摘了,已经持续上市了一段时间,可以采摘到来年的5月份左右,草莓口味以奶油草莓为主。”
蔡小龙介绍,按照目前的挂果量,一亩地年产草莓约在1400到1500斤左右,今年他家的8亩地预计收入在24万元左右。
除郎岱镇外,岩脚镇茹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种植了60余亩大棚草莓。据基地负责人陈兰兰介绍,根据今年市场走势,她家的基地种植了8个品种,近期将大量上市。“早都有电话来催了好几遍了,问好久能上市,大概我们这里就是20天之内就能够大量采摘了。”
随着九龙街道五龙村草莓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五龙村的群众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的草莓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收入也逐年增加。
大连市帮扶建设的九龙街道五龙村草莓基地已经成为了九龙街道五龙村的品牌产业。据了解,五龙村草莓基地总占地面积为168亩,共249个大棚,今年预计的产值达到四百万左右,可提供6个固定工作岗位以及6000个临时工作岗位,每年的固定分红达16.2万元,务工费用达80万元。
九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蔡家勇说:“近年来我们九龙街道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机遇,积极发展草莓种植产业,今年四月份我们又引进了南华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壮大五龙草莓产业的种植规模,让五龙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巩固了我们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为下步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六枝特区不断改变农民传统生产方式,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综合性生态农业,充分发挥现代化科技农业生产的观光效应,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以冬季草莓为例,消费者不仅可以在各大超市内买到本地种植的草莓,还可以走进温暖的大棚亲手采摘新鲜的草莓,体验冬天里别样的采摘乐趣。草莓冬季种植业使农民冬闲变冬忙,成为群众在冬季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令狐荣骏 姜世鸣 罗义杨
编辑: 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