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江苏一位家长发飙退出“家长群”的视频成了网络热点。这位家长的任性退群,获得了很多的点赞。谁在点赞?当然是那些“感同身受”的家长。不过,也有不少网友为老师“鸣冤”:难道老师就不想退群?谁乐意大晚上的还回复这回复那?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老师,公平吗?其实,对教育这道复杂的方程式来说,“退群”也好,“灭群”也罢,肯定都不是正解。在分歧的教育面前,它只是一个可怜的“受气包”而已。
本用于家校沟通的“家长群”为何闹得沸沸扬扬?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育认知的错位、家校职责的模糊以及复杂情绪的裹挟。
“当自己不是学生家长时,觉得别人对孩子太狠。当自己成了学生家长,觉得自己对孩子还不太狠。”这个网络段子道出了教育认知的错位: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点时间都占尽用光,如果稍有闲暇,仿佛就会误了孩子的一生一世。所以,不管是闹退群的,还是在群里沉默的,其实对教育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差异,都被一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鞭子抽打着,退了这个家长群,其实还会进入另一个家长群,这群,那群,都是为“监管”孩子学习而存在的群。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中,学校教育自然难以独善其身。事实上,在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超前”的校外培训机构的“围攻”之下,目前中小学的教学设计已经不得不“超纲”。不仅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被落下,老师同样害怕孩子们掉队。不信?去问一问身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老师们,作为家长是不是同样忐忑?是不是也得把自己的孩子往培训机构送?
既有如此“共识”,家校“共谋”成为必然。没错,家长们还未拂去奔波忙碌的尘埃,就得拿起孩子的作业。但老师不要求看作业,就可以悠闲地跷着二郎腿喝咖啡?现实的情形其实是:如果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孩子们“放养”了,家长亦会对老师的责任心产生质疑,极端者甚至会投诉到学校。正是在这样一种共同心理支撑下,本用于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作业成了一把万能的标尺,一量到底,学校用来量老师,老师用来量学生,家长用来量学校,而这个环节中的主体——孩子,反倒显得无足轻重了。也因此,减负文件无数,实际效果寥寥。在这样的一种“默契”中,家校之间的责任,老师家长的责任,边界其实是模糊的。
较真的,怒退家长群,可退群之后呢,孩子再也不用做作业?脆弱的,家长会上痛哭,可哭过之后呢,抹了泪带着孩子作别?互联网炒作的这类个案,只与成年人个体的心理建设相关,不必地把板子打在“家长群”“家长会”上。想退出公司群、工作群的人,估计也不在少数,因为其中的“戏精”更多、“戏份”更足,但权衡利弊之后,他们默默地平复了怨气。职场艰难,生活不易,人际困扰……在诸种情绪的夹击之中,“家长群”很不幸地成了那枚软柿子,捏一捏,还有行为艺术的效果,能博得不少的喝彩,但意义也就仅仅止于此。
教育与成长的复杂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学校与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空间,简单地把责任划入另一空间,都是对孩子的不负责。老师与家长是孩子成长最为重要的两大主体,从来都不该是互怼的关系,而是共商的存在。教育是静水流深的事业,少一点心急火燎,少一点急功近利,少一点立竿见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才能获得更为从容的姿态,这需要宏观的教育制度设计来予以回应。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家校责任的厘清是当务之急,主体明确,职责清晰,边界清楚,就会减少彼此的误读,毕竟,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协同才会效果倍增。压倒成年人的可不是什么“家长群”,而是成年人群体在分歧的教育面前无所作为,还在那里任性地怨天尤人,甚至气急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