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71年
中央新闻制片厂
摄制的专题纪录片《劈山引水》
真实还原了贵州毕节
生机镇高流天渠的修建过程
当时,修渠队员腰系麻绳
站在悬崖陡峭间
用钢钎和铁锤
一点点凿着崖壁前进
生机镇
隶属贵州毕节七星关区
这里山高坡陡
脚下就是赤水河
却难以引水
艰苦的环境
让生机镇长期缺乏“生机”
在高流村
只有四亩“望天田”
村民想吃米饭
只有每年过年才能吃上两顿
面对这样的绝境
1958年
时任高流大队村支书高体贵
决定修建水渠
从6公里外引水入村
这就是《劈山引水》记录的历史
背后是悬崖峭壁
脚下是万丈深渊
可修渠队员们毫不畏惧
“天当被、地当床,抡锤开山凿渠忙”
他们日夜不辍
在绝壁上
一点一点凿出“生机”
高流村村民许光福
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年三十晚上过年都没有回去。”
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这条主渠长6公里
总长18公里的高流天渠
终于在1966年完工
彻底结束了高流人缺水的历史
村里4亩望天田
变成了735亩良田
靠天吃饭的日子
一去不复返了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
生机镇基层党员带领群众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修建了包括高流天渠在内的
总长135公里的“十大天渠”
总库容154万方的“八大水库”
解决了全镇4万多亩耕地用水
为生机3.5万群众的脱贫摘帽
奠定坚实基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生机镇的党员们在大地上
勾勒出一根根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线”
流动的清水
不仅是带来美好生活的“生机”
更是这些贵州“愚公”们
代代相传的初心
他们的故事,就在这场直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