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介绍,在衡量AI计算能力的金标准ResNet-50模型训练中,Atlas 900只用了59.8秒就完成了训练,这比原来的世界纪录还快了10秒。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短跑冠军跑完终点,喝完一瓶水才等到第二名。
胡厚崑称:“我们相信Atlas 900的强大算力,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商业创新。比如天文探索、石油勘探等领域,都需要进行庞大的数据计算和处理,原来可能花费好几个月的工作,现在交给Atlas 900,就是几秒钟的事情。”
同时,胡厚崑分享了一个华为联合上海天文台与SKA共同打造的天文探索案例。
这是一张南半球的星空图,这张图上有20万颗星星,用人眼是看不见这么多星星的,这些画面来自于SKA射电望远镜的数据。

图片来源:华为微信公号
当前条件下,天文学家要从这20万颗星星中,找出某种特征的星体,相当困难,一个天文学家需要耗费169天的工作量,才能完成这项工作。现在用上Atlas 900,只用10秒,就从20万颗星星中检索出了相应特征的星体。
“为了让大家马上就能用上Atlas 900的超强算力,我们已经把它部署到华为云上,并以极优惠的价格向全球科研机构和大学开放。这是计算产业新的大航海时代,我们期待的是千帆竞发,而不是独舟奋进。” 胡厚崑表示,华为坚定不移地投入计算产业,从最难的架构突破做起,自研处理器,以此为基础打造产业,构建生态。
垃圾分类原来如此简单!华为的这个技术厉害了
记者 裴蕾:我现在正在2019华为全联接大会的展示区,这个展示区展示了关于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
我身后的就是一套人工智能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它是由传感器、计算机以及各类神经网络技术结合而成的,它可以将垃圾准确而智能地分类。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它先是由这个负责上料的六轴机器人将混合着的垃圾倒进分拣装置里,再通过传送带放到这个玻璃灯箱里。

记者 裴蕾:我现在正在2019华为全联接大会的展示区,这个展示区展示了关于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
我身后的就是一套人工智能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它是由传感器、计算机以及各类神经网络技术结合而成的,它可以将垃圾准确而智能地分类。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它先是由这个负责上料的六轴机器人将混合着的垃圾倒进分拣装置里,再通过传送带放到这个玻璃灯箱里。

记者 裴蕾:可别小瞧这个玻璃灯箱,里面安装的人工智能加速模块,通过视觉系统识别垃圾的种类和位置,当垃圾经过这个玻璃灯箱后,这个双臂的机器人就能通过它的手臂将垃圾正确地分成四类并且抓取到相应的垃圾桶里。 比如说有塑料瓶,它就会放到可回收垃圾里;带有绿色包装的药品,它就会放到有害垃圾的垃圾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