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黔湘边界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自199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一直是铜仁工业勃兴的先锋。在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工业根基的同时,探索出企业“联姻”循环经济模式,构筑金山银山并且厚植绿水青山,工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比翼齐飞,综合实力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的工业新路。
“我们把华电生产环节中的余热、二氧化硫尾气,通过热电联产,经烟气脱硫、电解金属锰等系列工序,生产出高纯硫酸锰、轻质碳酸钙,每年可为华电节约1.4亿元环保费,我们自己也节约原料成本3000多万元。”与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毗邻的贵州华电大龙发电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还从园区企业回收处理锰渣200万吨,在国内首创通过“变废为宝”的资源再利用产出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颗粒硫酸锰等产品。
开发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合作,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将园区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变废为宝的互利共赢新模式,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如今大龙循环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