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中药材进入了春季管护的黄金时期。在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各中药材产业基地,药农们正抢抓农时,对中药材开展绿色管护,让种植的中药材更有品质和“颜值”,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为群众就近增收开出致富“金药方”。
在客楼镇安山村百合种植基地,30多名工人忙碌在田间地头,正在行间锄草、松土、培土,呈现一片繁忙的春管景象。
“春季百合苗长得快,长高了容易被风吹倒。”岑巩县客楼镇安山村百合基地负责人王祥介绍,通过聘请工人把百合苗茎部周围的泥巴挖起来垒土,百合植株才不会被风吹倒,行间的杂草也会被清除掉,有利于百合根部吸收营养。
据了解,这片百合种植基地,以前以种植烤烟为主,为改善土质,近几年来,该坝区通过开展“烟—菜”“烟—药”轮作,改善耕地土质,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
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来自湖南的王祥,按照每亩55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20亩,在客楼镇安山村发展了百合产业。此前,王祥在湖北、重庆等地种植百合10多年,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通过实行无公害种植、生态绿色管护、严把品质关,走稳走好走远了产业增收路。
“我们种植的百合主要销往上海、南京、浙江这一带,现在销路不愁,主要是要抓好品质。”王祥说,为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基地基本实行人工管护,通过人工除草、施有机肥等,确保种植的百合生态、绿色、健康。
百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劳动力需求量大。王祥告诉记者,仅种植这一季百合,可以吸纳群众就近就业1000余人次,需要支付工人工资20余万元。
“一颗汗水一分钱,下完班就拿现钱,一天能挣80元。”60岁的客楼镇白家坝村村民周国凤,家里离百合基地不远,只要基地有活干,她就会和寨邻们一起来基地干活,补贴家用。
客楼镇气温温和湿润,土地集中连片,土壤优势明显,适合发展中药材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客楼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保障农民稳定就业和增收致富为核心,以市场需求和绿色发展为导向,引进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大力培育中药材产业,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努力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生态美、环境优、群众富的绿色生态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质量提升和绿色变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村民增收铺就新道路。
在客楼镇土黄村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工人们正趁着晴好天气,用科学配制的营养液给黄精“灌根”,促进黄精生根壮苗,有效防治病害,助力产业保收增收。
“我们的黄精苗差不多出土有半个月了,虽然现在肉眼看上去很健康,但它的根部还是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岑巩县客楼镇土黄村黄精种植示范基地管理员舒杰说,通过用食用红糖兑有机肥对黄精苗进行灌根,可以刺激黄精的根部,让它早点“醒”过来,恢复快速生长。此外,还可以防止根腐病、叶霜病、病毒病等,使种植的黄精更绿色、更安全、更优质。
2022年,客楼镇共种植中药材9820亩,其中太子参7770亩,黄精1800亩。建成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1个、黄精种植示范基地1个,建成黄精育苗基地1个,全镇逐步形成了“何家大山-清水塘-丫山丘-良田坳-公山”中药材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
(通讯员:周燕 陈昆 代政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