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九味书屋丨活得越久,那些称得上重要或值得反省的事情就越少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茅台之声
1611664320
积分商场

那些称得上重要的事越来越少

那些称得上重要的事越来越少

00:00 / -

 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叔本华:那些称得上重要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青春韶华,它在人生的前半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它值得留恋之处要比后半期多得多,但由于对幸福的追逐也难免不留下烦恼和不幸的阴影。

仿佛幸福无疑会降临于生活,显然,这是一个终将破灭并使人陷入痛苦之中的美好希望。

一个近乎海市蜃楼的虚幻而又暧昧的未来至福——它常常产生于睡梦或幻想中——在我们眼前飘忽不定,于是我们便徒然地追寻着。

一般地,年轻人无论其地位如何,他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处的地位;当他幻想自己苦处于另一种地位,而事实上又不可能时,他会将失望归咎于他来到人世所遇到的最初状态;这是他第一次体验到的人生的空虚和不幸。如果说人生前半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对幸福的永无止境的渴求,那么,后半阶段则是以对不幸的恐怖为特征的。

因为,随着我们身体的日渐衰老,我们也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一切幸福都是虚妄不实的,唯有痛苦才是真实的。

因此,到了晚年,我们,或者,至少我们中的精明世故者更情愿消除生活中的痛苦并使自己的地位安全可靠,而不是去追寻绝对的幸福。

顺便提一下,我可以说如果到了是蛮之年,我们更适宜防止即将发生的不幸,而在年富力强时,一旦不幸降临,则更能承受不幸的打击。

年轻时,我总是乐意听按门铃声:啊!我想,又有什么喜事吧。

但是到了年老时,我对此类偶然发生的事,与其说感到快乐还不如说感到沮丧:可怜的东西!我以为,我是什么?任何人——不论他多么才华出众、优秀卓越——都会对人世产生一种类似的情感激变。

因此,不能说他们完全适应于这个世界;他们越是出类拔萃,就越是孤立无助。

年轻时,他们有一种与世隔绝的被抛弃感,晚年时,却仿佛已完全摆脱了那种被抛弃感。

早先的感觉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情感,其根基是幼稚无知;后来的感觉则是令人愉悦的——因为此时他们终于了解了这个世界。

其结果是,人的后半生与其前半生相比,颇似一个乐章中的第二部分,高潮过后,渐趋和缓,给人以一种宁静安详之感。

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的原因,简单说来,即一个人年轻时爱幻想,以为人世间必定充满无数的幸福与欢乐,只不过难以碰到罢了;到了老年他才明白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于是他开始安于现状,尽情地享受当下的时刻,甚至从繁杂的琐事中也能体验到一种欢悦。

人生经验给予我们的最大收获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识别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并且是使世界呈现出一种与他在青年或童年时代所看到的全然不同的面貌的原因。

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清醒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并还事物之真相;即便一个最平庸无能者,只要其对手是个年轻人,他的年龄与经验都能足以使他与这个绝顶聪明的年轻对手相抗衡。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个人天赋才能而非其作品使其赢得的地位和声誉。

如果一个人少年老成,诸练世故;如果他很快便掌握交际之术并进入社会,仿佛早已成竹在胸,那么,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并非是什么好兆头。

它证实了一种庸俗粗鄙的本性。

生命——它在我们的青春岁月曾有着如此稳定坚固的根基——现在仿佛仅仅是瞬间的飞逝,而每一瞬间又都是一个令人迷蒙的幻影:我们终于明白整个世界都是空虚!

我们活得越久,那些称得上重要或值得反省的事情越少;并且,惟其如此,它们才得以在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

换言之,任何事情只要它们被忽略便立刻被忘却。时间如此绵延不断,所留踪迹却愈甚微少。

编辑

胡刃 徐晨晰

责编

石右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