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级通报,某地发生塌陷,造成2名人员被掩埋在废墟内……”近日,武警贵州总队工兵分队聚焦实战需求,在专业场地开启多课目应急救援演练,废墟搜救、高楼转移、深井营救等场景轮番上演,官兵们协同作战、分秒必争,用专业与速度诠释“守护担当”。


想要救援高效,装备精通是前提。演练正式启动前,分队骨干开启“精准教学”模式,不搞复杂理论堆砌,只讲实战能用的干货:“生命探测仪遇到钢筋密集区,马上切强信号模式,避免漏判”“液压钳剪钢筋要找接口处,省力还快”“绳索固定必须绕3圈再打结,高空救援才稳妥”。讲解结束后,官兵们当场实操,快速纠正“探测仪角度偏差”“绳索固定不牢固”等问题,确保每一件装备都能“拉得出、用得顺”。



“各组按照方案预案,迅速准备装备展开行动!”随着指令响起,演练瞬间进入“战时状态”。先遣搜索组率先出击,快速完成地形勘察与安全评估,紧接着架起红外热成像仪扫描,搜救警犬也“闻令而动”,循着模拟气味穿梭在废墟间,迅速精准锁定被困人员位置,并实时向后方传报坐标;破拆组紧随其后,便携式油锯“嗡鸣”着切断阻碍通道的断木,液压钳“咔嚓”一声剪断钢筋,环形锯精准切割大块水泥板,用最快速度清理出1米宽的生命通道,为后续营救抢出关键时间;营救组则“一景一策”,废墟狭小空间里,官兵俯身扶稳担架,慢慢挪向“受困者”;高楼外侧,依托搭建好的绳索轨道,稳步将“受困者”向地面转移;深井旁,救援三脚架牢牢固定,救援绳缓缓下放,全程官兵一边操作一边轻声安抚,高效又暖心。



此次演练通过“理论打底+实战检验”的模式,将多类专业课目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了官兵在复杂场景下的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工兵分队还将结合季节、地域特点,针对性开展暴雨内涝、山体滑坡等场景演练,持续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硬核防线”。
武警贵州总队 王冠程 陈地杰 孔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