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城市的早市,一头连着城郊靠自种自收谋生的菜农,一条满载着生计和希望的“惠农专线”,在滚滚车轮上,跑出了为民的温度。
早上6:00,月亮还挂在天边,在贵阳市乌当区定扒村、培蛾村和谷定村的公路沿线,装满新鲜豇豆、桃子、番茄、毛豆等蔬菜瓜果的箩筐、背篓已经排起了小长队,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拉着家常,不时望向252路“惠农专线”公交车驶来的方向。
“这趟车是首班车,六点半准时到我们村,一般我们都要提前十多分钟到路边等。”刚把装有桃子和毛豆的人力推车排到等车队伍里,气喘嘘嘘的谢大林点了一支烟希望能解解乏,“我这一推车有二百多斤,待会可以把水果蔬菜和这个推车一起拿上公交车,到了市区用这个推车推起卖,会轻松很多。六十多岁了,劳力不好了,没有开通惠农专线时,我一次顶多挑七八十斤去卖。”
6:30,天已经大亮。挂着“惠农专线”牌子的252路公交车缓缓驶入定扒村站台。
随着车辆停稳,村民们抬的抬箩筐,背的背背篓,互相帮衬着把各家的蔬菜水果摆放到车厢内。
七八分钟后,车厢内原本宽敞的空间也被村民和他们的茄子、西红柿、桃子、青菜挤得满满当当。
村民田景刚告诉记者,“最早我跟邻居一起搭顺风车去市里卖菜,不仅车费贵,有时还不发车,让我们卖菜时间也不固定。”。
一旁的村民李生荣接过话茬,“越靠近市中心,菜卖得越快,坐专线一脚油门就到了市区,现在好多时候菜卖完回到家里还能赶上吃午饭。”
谢大林指着箩筐里新鲜的桃子和毛豆说,“在中心城区的闹市区,这种桃子要比在我们乌当这附近一斤多卖8角到1块钱,毛豆一斤也可以多卖五六角,算下来,平均一天就要多卖100多元,而且惠农专线车费和去乌当市区的车费一样,2元一个人,有箩筐就买2元箩筐票。我们愿意来市区卖,价格好,还销得快。”
村民们说,惠农专线解决了他们的头疼事。以前乘坐连接大营路到贵阳市公卫中心的惠民公交,因为下坝区域菜农众多,人货混装不仅影响其他乘客乘车,也让菜农的蔬菜瓜果被挤压。村民谢大林告诉记者,“箩筐背篼和菜上的泥巴水容易碰到其他乘客,很多时候免不了发生口角,现在卖菜的和上班的乘客分成两辆车乘坐,坐在车上安心多了。”
惠农专线还为菜农节省了不少时间。每天6:30分,惠农专车从乌当区公卫中心站出来,沿途只经停菜农集中的4个站点,只需三四十分钟就可到达市区大营坡终点站,比以往缩减了差不多40分钟的车程。
7:10,贵阳中心城区的闹市区车水马龙,街面上人潮涌动,252路公交车到达了云岩区大营路。村民们有序地将蔬菜水果搬出车厢。
将车熄火后,司机张桂林从前门来到后门,帮助货物较多的村民把东西搬下车。记者看到,他的手被竹筐上一根脱开的竹片划破了皮,“这种小伤时有发生,不碍事。我跑这条城郊线路20多年了,沿途的这些村子从没有通车到公交开到家门口,再到开通惠农专线,村民们能够拿到外面去卖的农特产品越来越多,沿途的民居也越修越大,越来越漂亮,很欣慰。”
早市人多,谢大林新鲜的蔬菜瓜果很受欢迎。四十多分钟后,桃子和毛豆卖出了一半。休息间隙,他数了数今天收到的现金,“现金收了50多,另外还有100多元在微信收款码里。”从村里到大营坡的这条卖菜路,谢大林走了很多年,坐过农用车,搭过顺风车,也体验过252老线路人货混装的拥挤。谢大林说,“惠农专线真是开到我们的心里。”
中午,卖完蔬菜的村民陆续坐上回村的惠农专车,车厢里大家讨论着今天的收入和明天计划要卖的菜,不时传出的欢声笑语,飘荡在乡间的道路上。
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云岩分公司经理王清东说,“如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逐渐完善,市民可以选择的出行方案很多。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公共交通薄弱,还不同程度面临公交线路少、班次少等问题。”
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云岩分公司经理 王清东
对于城郊村民来说,便捷的公共交通是帮助他们售卖农产品、实现有效增收的关键。为此,贵阳公交云岩分公司多次前往沿线调研,收集乘客和菜农的意见建议,进行差异化服务,最终决定对该线路进行优化调整。王清东介绍,今年6月起,在菜农出行高峰时段推出252路“惠农专线”的同时,公司还开出一辆252路公交车供不带货物的乘客乘坐。这样既不影响上班的乘客出行,也更有利于菜农们的营生。“下一步,惠农专线还计划在车上设置置物架、推出铃停公交服务,并根据沿途菜农实际需求增设公交班次,畅通菜农出行最后一公里。”
村民进城卖菜的交通车有了保障,定扒村党支部书记田景国也开始为村里谋划更好的未来,“我们村种植零散,农产品品质还有待提升,我们计划请专家来帮助村民提升农产品品质,并谋划连片种植,把规模做起来。”
“惠农专线”畅通了菜农奔赴美好生活的路途,传递出对个体需求的善意和暖意,也折射出一座城市出行服务具有的质感和温度。沿着这条公交线路行驶的,不仅是一辆输送菜农箩筐背篼的公交车,更是社会公共服务对民生的精准关怀。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华红评价说,“惠民专线的开通不仅体现了民生思维,也体现了一种善治理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公共服务是应有之义。‘细微之处见真情‘,要因地制宜多下“绣花”功夫,多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作决策,要办实惠民生的事、办细暖民心的事、办好顺民意的事,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