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村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群众也吃上了旅游饭,村里的脱贫户有1911户,现在我们会到每一户家中去算账,看他最后年底人均收入1万多元达得到不……”
这几天,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蔺田村的村干部杨远发和同事们正忙着给村里的脱贫户算收入账。一笔笔账算下来,老百姓收入的增加让杨远发格外开心,当记者问起他的收入时,他说:“我是2003年到蔺田村,当时工资只有400多块钱一个月,后来是3000多元,前年我们村干部报酬等级改革,工资涨了1000多元,还给我们买了养老、医疗等保险。”他告诉记者,干了这么多年,没想到收入待遇还能有所提升,现在拿着正职工资,干得既踏实又有盼头。
多劳多得,优秀优先,仁怀市从2021年开始探索村干部报酬制度改革,改革打破了原有固定报酬模式,将村干部岗位划分为村正、副职和工作人员3种类型,设置了18个等级,采取“基本报酬+晋级补贴+工龄补贴”的收入构成模式;报酬最高达5400元/月,最低为3000元/月,改革后,全县平均报酬水平整体提高30%。
同时,仁怀市还制定完善了“等级序列”晋升奖励机制,将村干部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获得县级以上表彰、集体经济连续增收等7个方面作为“加分项”,每项分别对应缩短晋升时限、破格晋级、高定等级等奖励项目。目前,仁怀共有29名村干部因表现优秀得到“晋级晋薪”。
仁怀市长岗镇党建办负责人陈海燕告诉记者,全镇村后备力量得到了不断充实。陈海燕:“年度考核优秀者缩减了半年晋升时间,今年我们镇就晋升了4名村干部,此外,全镇其余59名村干部还会在下一轮等级序列调整中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在每个村储备的后备力量是5名,我们也会经过考核择优让他们加入村两委班子。”
仁怀市长岗镇蔺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远帮说:“我们村有村干部6名,选好村干部,其实是很难的一个事情,人才是留不住的,这次改革也是给我们村里面创造了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条件。”
量化发展实绩,让村干部吃下“定心丸”。目前,仁怀市全市有46名村干部正在通过在职教育提升学历,村级后备力量从2020年的560名增加到今年的642名,村干部离职率也从4.62%降到1.42%。
同时,改革聚焦受到党纪和政务处分、集体经济营收连续两年低于20万元等情形,确定了10条“负面清单”,分别对应降级。目前,仁怀市有25名村干部因表现较差被“降级降薪”。
基于自身村干部队伍现状实施全新探索,仁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利涛告诉记者村干部报酬制度改革难度不小,每年还会采取部署、考察、审核、审批的程序动态调整一次等级,确保政策能够全面落实到位。钟利涛:“我们实施这样一个改革后,实干实绩与等级报酬进行挂钩,就是强化降级约束,倒逼庸者退下。下一步我们还将再次对全市村干部进行深入调研、细化完善,通过扩大准入条件,强化日常管理,完善保障机制等等,从而打造一支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的村干部队伍。”
通讯员:仁怀融媒 侯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