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安顺地戏,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是高亢奋进的弋阳老腔?
是雄浑粗犷的唱舞打斗?
还是极具特色的地戏面具?
安顺地戏的面具,也称为“脸子”,是地戏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脸为面具,子为角色”,一面脸子代表一个历史演义中的人物,脸子直观的呈现出他的特征和个性。而这些脸子的刻画,离不开木雕匠人们出神入化、鬼斧神工的精湛技艺。
安顺木雕,以雕刻安顺地戏面具为主的木雕制作工艺,跟随安顺地戏历经六百年风雨传承至今。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脸子制作上从雕刻到上色都大有讲究,每一步都需要围绕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去制作,讲究“跟书走”,唱本中对人物的描述是什么样,就用相应的颜色和手法来表示,武将强调刚气,文将注重灵气,少将讲究英气,女将着力秀气,反将突出煞气。丹凤眼、卧蚕眉的关云长,红黑脸长须的张飞,剑眉、白俊英武的赵云……每一张面具,都彰显着自己的个性。
对于制作脸子的匠人而言,每一张脸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制作脸子时,“一半是面具、一半是人生”。他们将面具与自己的生活相连,将自己对于人物的情感和自己的英雄情怀注入到面具之中,在一刀一笔中刻下自己的豪情壮志。一面脸子,代表的不仅是地戏中的英雄人物,也是历代百姓的善恶观念和家国情怀。
11月26日周日晚21:30
贵州卫视《非遗正青春》
腾讯视频、Bilibili联合播出
以青春之声、传递非遗之美
一起探寻面具下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