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面临世界级难题!看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团队是如何攻克的?

动静原创
1758682858
动静原创

9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桥见中国——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过程中,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峡谷强风、高空作业精准度要求高等一系列堪称世界级的难题。建设团队凭借科技创新和智慧方案,逐一攻克了这些挑战。

第一大难题:对抗峡谷强风,也是施工中最大的难点。花江峡谷大桥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峡谷两岸最窄处仅300米,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同时,气候多变、气象复杂,瞬时风力最高可达强台风级别14级,很多时候上一秒没事,下一秒飓风就冲上来,别说施工,人站在地面上都可能被风刮走。为了掌握风的规律,建设团队进行了物理风洞试验。为“捕捉”捉摸不定的风,引入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24小时自动采集风场数据,为施工提供精准气象参考,也为桥梁施工和后期的极限运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第二大难题:大跨径钢桁梁吊装,高空作业精准施工。全桥有93个节段,总重2.1万吨,需在600多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建设团队研发了第四代“智慧缆索吊装系统”,运用高清摄像头+北斗系统+物联网技术,实现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和预警,不仅对设施、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自动监控,还实现了除大风天气以外的24小时吊装作业和一键吊装,吊装对接时间缩短了1小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安全风险,整个吊装过程仅仅用了73天就全面完成,创造了桥梁建设的“贵州速度”。

此外,建设团队还首次使用光纤光栅对整根主缆温湿度、应力进行监测,联动除湿系统对主缆湿度进行干预;首次采用锻焊组合式索鞍,将索鞍的重量降低了30%。

记者

洪英杰

编辑

洪英杰

责编

汤成伟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