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一层秋雨一层凉,更何况秋雨绵绵,数日不绝,其凉可知。
恰逢霜降,窃以为正是围炉吃火锅的合适季节了。虽说贵阳人不讲究这些,一年四季,火锅皆可亲近,但气温降下来,确实会增添吃火锅的乐趣。
火锅
单位食堂有心,前天中午特意准备了豆花火锅,我去晚了一点,还隔了段距离,便感觉到热气腾腾,窗子早蒙上一层雾气,同事们大半捧着个大碗站着围成一圈吃饭。根据我的经验,已经猜到是上火锅了。这种氛围,简直无与伦比。
舀上一碗事先调好的油辣椒蘸水,按个人口味加一点点醋,添好饭,就加入战团。贵阳豆花是好东西,嫩得恰到好处,擅使筷子者能轻松夹起来,放在蘸水碗里待其稍凉便可食之,下饭神器。打底的是排骨汤,炖得也是恰到好处,轻轻一撸,骨肉分离。再下些瘦肉片,更是神来之笔。至于蔬菜,在贵阳人的火锅江湖上,座次最高的可能是豌豆尖,下一把到滚汤里,几秒钟就要起菜,过了那个火候,菜色黯淡,鲜嫩顿失,吃到嘴里就不是那个味了。
豆花
火锅能凝聚朋友情,简单易做,大学时代,寝室聚餐,也是首选。记得当年的学校寝室,十之八九有煤油炉,几乎像是标配。日常扔弃床脚,无人过问,等到谋划吃火锅时,在一堆破球鞋和臭袜子中拣出来,拭去尘灰,加好煤油,奉至C位。
煤油炉 图片来源:中华古玩网
上世纪九十年代,六七个同学凑上十多二十块钱,足够饱餐一顿了,割上两斤带肥膘的猪肉,再买些糍粑辣椒、大蒜、小葱、蒜苗和豆制品,奢侈点的话,还得弄两个午餐肉罐头,蔬菜却不一定要买,因学校背后便是菜地,胆子大一点的话,大可省下菜钱来。
这也就意味着,吃顿火锅,筹划却必须提前一天。头天下午,先得踩点,去农民家的菜地勘察一番,记清楚不同蔬菜分布何处,等到暮色四合,小分队就可以出动了。
按照白天的计划,逐块扫荡,不会贪心,蔬菜遍地,我只取一顿食。大小白菜、茼蒿、莲花白、莴笋叶什么的,一一到手,豌豆尖也是早早就在算计之中,且只掐嫩尖,塞满半书包足矣。为免回程遇到麻烦,我们一般都会先将弄到手的蔬菜先行扔过学校围墙,空手而归,绝不能闹出“人赃俱获”的糗事来。
不是没遇上过险情。记得某一次,正在地里扒拉,突然灯火通明,一位农民大哥踱到院子里,点一支烟,悠悠然地吸将起来,倒不是发现了我们。一干人赶紧匍匐在地,大气也不敢出,眼瞅着他连吸两支过好瘾,关灯回屋,这才悄悄起身,仓皇遁去。
如今回想,所谓“偷菜”,倒还真不完全为了省几个钱,更多的还是少年心性,寻求一点刺激罢了。
校园火锅的做法,大体上依循传统,我的贵阳火锅启蒙,便来自室友的传授——肥肉切下来,改为小丁,先下锅熬油,然后制糍粑辣椒,加入大蒜、蒜苗炒香,注水添盐,便可开煮。倘能邀请二三合心的女同学共食,快乐还要加倍。
这份乐趣,是很多贵州大学学子的青春记忆。偶尔,也会有些许尴尬发生,鄙人最难忘怀的一桩,是某次正吃到酣处,一位迟到的室友推门而入,端详片刻,拿手一指翻腾冒气的火锅,“这个盆不大对头,好像是我的洗脚盆”。
众人停下筷子,反应过来后,惊讶、哀叹、疑惑、愤怒、呆滞等等情绪都涌上来,其中一位性格比较淡定的终于开口:“没事,我洗过了,洗得很干净。”于是释怀,阴霾尽去,那位迟到者大概更不以为然,毕竟洗过的是自己的脚,就算洗得不大干净,似乎也不必嫌弃。经此小小一起风波,丝毫无损火锅的美味,甚至成为至今室友相聚时不时会提起的绝妙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