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两面炸至金黄的肉饼,如果葱花比肉多,那便只能叫做“油饼”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0229544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某本土媒体的微信公号最近刊出一篇文章,说是兴关路有一处肉饼店,日均卖出肉饼两千个之多。脑子里马上有画面和气味冒出来,滚油下锅,翻转数遍,待其两面金黄,以极长的筷子夹起,置铁架上,稍等片刻,滴干净残油,趁热食之,简直不要太美好。

作者在文内亦有描写——

一张白色的面饼,在菜籽油滚烫的“入侵”下渐渐膨胀并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待放入滤油架不久后,便可装袋供食客品尝……

记得小时候买油饼吃,酥脆可口,味道仿佛还残留口腔,要说不足,是饼里的馅料实在少得可怜,曾写过竹枝词调侃,说什么“偌大个饼下油锅,葱花还比肉要多。再夹一筷水盐菜,搭碗豆浆加糖喝”。

这是大实话,肉末只寥寥几粒,不够塞牙缝。我最近有本小书《食遇:贵阳小吃杂咏纪事》即将付梓,书中也写到:“贵阳人吃肉馅油饼,传统的吃法是划开一个口子,塞入自制咸菜,现下已少见矣。照例是配豆浆吃,倒是一直持续至今,虽说味道是越发地寡淡了,据云掺水太多,但想想看,如今掺水的又何止是豆浆,也便释然。”

倒是另有一个记忆,叫我难忘,上世纪八十年代,奶奶工作的单位在富水北路靠近延安路这一侧,附近有摊贩卖鸡肉饼,我假期回贵阳,白天有时也跟着奶奶去上班,中午饭往往就是一碗粉面搭配鸡肉饼。饼只有普通吃饭的碗口大小,厚约二指,油炸至起酥壳,肉馅是不是鸡肉,老实说吃不大出来,然极鲜美多汁的印象留存至今。奇怪的是,现在难得一见,偶尔遇到,买一枚尝尝,好像已经不是那个味道了。

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大学毕业工作,有两位好友成为很长一段时间中午觅食的同伴,文昌北路上,曾有一家山东肉饼店,我们差不多每周都要光顾一次,其饼颇大,切作几爿,论斤卖。点斤把肉饼和千层饼,配一两个凉菜,三碗杂粮粥,便是非常巴适的一餐。这可是名副其实的肉饼,里面厚厚一层肉馅,过瘾之极。

好像吃了两三年后,这家店慢慢萧条下来,碗碟破旧不堪,似乎也无心更换,老板总是神气怏怏地坐在门口抽烟,见客人来,爱理不理。再过些日子,好像便关门大吉了,我们兴趣转移,加之各有各的事情忙,聚餐不知何时中止,其中一位朋友甚至音讯少闻,算起来快有十年未见踪影。

我所知道的,还有一家铁桥肉饼名气不小,那个地段一再改造,居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十几年前,老友李嵩夫妇还在达德书院里经营书店时,我经常周末去翻书喝茶。某天中午刚刚踏进店门,便听他嚷嚷说来得巧,“正好从铁桥买回一包肉饼,你没吃午饭的话就一起吃”。当然不会客气,就着一大壶热腾腾的普洱茶,连吞数张,狼吞虎咽中,还是记住了味道——典型的贵阳口味,饼大如人脸,面里掺和着肉末、葱花、胡椒之类的配料,经高温油炸,又酥又香,冷了则略带韧劲,一样好吃。

去年还是前年,到贵州日报办事,曾买来吃过,味道还行。倒是兴关路这家未尝光顾,改天得暇,要去比较一把,看看里面是肉多还是葱花多。从公号上配文的照片看,肉不少,否则,便只能叫做油饼了。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