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俗而有味,由来有自,听我分析下为何贵阳才是“火锅之城”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1801988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朋友发了篇某微信公号上的文章给我睇,题目叫做《顶不住贵阳人》,打开看完,有些意思,而且很巧,正好最近在琢磨这个问题。

文中说,“百度地图最近发布了一份《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其中公布了去年年末的全国火锅大数据。在全国城市火锅店拥有数量中,重庆的确是全国第一。但平均到人均火锅店数量的时候,重庆只能排到第六位了。而第一名是每万人拥有7.03家火锅店的贵阳,是名副其实的火锅之城”。

这恰与我的观察接近。

更巧的是,春节前,拍摄《寻味贵阳》的摄制组来筑,执行导演是位一见如故的新朋友,第二天就打电话来,提出一个问题:“贵阳是个火锅之城,我走南闯北,没见过几个城市像贵阳这样爱吃火锅。而且,跟重庆相比,贵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火锅的种类特别丰富,而且好像全国的其他城市都很少见。但为什么贵阳会发展出如此多样化的火锅文化呢?”

事实上,关于贵阳盛行吃火锅,我老早写过,见于最近刚刚付梓的那本《食遇:贵阳小吃竹枝词杂咏纪事》中,那篇文章题为《和衷共济烫火锅》,“南方城市,生活感比较强,俗而有味,正如火锅。贵阳也不例外,火锅文化特别发达,亲朋好友聚餐,火锅是首选”。

我在书中稍微罗列了一下贵阳的各色火锅:“辣子鸡火锅、豆豉火锅、豆皮火锅、鸡哈豆腐火锅、豆米火锅、酸汤鱼火锅、乌江鱼火锅、白水鱼火锅、毛肚火锅、干锅牛羊肉火锅、羊蹄花火锅、猪脚火锅、火肥鱼火锅、青椒童子鸡火锅、清汤鹅火锅……”

但是,举不胜举,遗漏的,还有不少。

至于为什么贵阳人爱吃火锅,且种类繁多。我有自己的解释,大体来说,原因有三:

头一个,贵阳是个比较平民化的城市,火锅消费不高,对于店家来说,火锅还是个成本较廉,对烹饪技术要求不算特别高的行当,配料调味容易控制,人力也较省。这种所费不多又热闹安逸的吃法,最适合普通工薪阶层乃至贩夫走卒之辈,加碟花生米,弄两个凉菜搭配起来,还能整几口酒,呼三喝四,岂不快哉。

再一个原因,贵阳还是个移民城市,近百年来,东南西北涌入的人,实在不少,构成了本地特殊的文化性格。粗浅地说,移民多的城市,文化形态会丰富多元一些,且各自与本土的固有东西融合,发展出越发多样性的杂合体。火锅也是一样,本就是个无所不包的吃法,外来移民多的城市,传统的包袱也轻,管他三七二十一,想怎么混合就怎么混合,于是乎火锅也就多元一锅,共存并包,新吃法不断了。不信你回想下,就这一二十年,流行过多少火锅品种,有些甚至一度爆红,不过两三年,莫名其妙地难觅踪影,此消彼长,正反映出贵阳人贪图新鲜的创造力来。

最后一条,爱吃火锅无论如何跟烤火的传统有关,如今用电用煤气或其他燃料都便利,火锅也未必一定得放在铁炉子上煮。过去则不然,缺乏煤炭一类的燃料,吃火锅就不是个便利之事,我老家浙江,以前据说便难得一吃火锅。贵阳人则异于是,尤其入冬后,家家户户烧炉子,架个锅子,炒制好糍粑辣角,加水加肉加菜加豆腐,又简单又下饭,还热和,火锅遂广为流行,存在本地人的基因中,再难抹灭,其盛行不衰,良有以也。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