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 | 贵州出土的汉代陶狗,朋友们有兴趣给它们起名吗?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621911600
积分商场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西汉学者戴圣编撰的儒家经典《礼记》,其中的《少仪》篇,记载了一段古人送礼的规范程序。曰:“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则“陈酒执修以将命”。又曰:“犬则执緤(xiè),守犬、田犬则授摈者。既受,乃问犬名。”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以四壶酒、十块腌制的肉干和一条狗送人时,酒和狗需要先放在门外,送礼者只拿着肉干进门通报。假如礼物是守犬或田犬,则必须要牵着拴狗的绳子,并且把狗交给负责接待的管家,管家还要询问和登记狗的名字。除了规范的礼仪,这段史料同时还透露出一个信息,至少在汉代,古人就已经把狗的用途进行了分类。一是供人庖厨食用的“肉犬”,二是守御宅舍、看家护院的“守犬”,三是王公贵族田猎时使用的“田犬”,即猎犬。

汉代陶狗,毕节市博物馆藏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因此在贵州汉墓的随葬俑群中,陶质犬俑也会偶有出现。1987年3月,毕节毛纺织厂基建工程时,发掘出一座东汉早期的墓葬,出土的动物俑有陶马、陶狗、陶鸡等。其中陶狗现藏毕节市博物馆,通高22厘米,身长32厘米。这只小狗尽管张着嘴,面部模糊,但整体形象呆萌温顺,尾部虽然残损,但能看出上扬摇尾状。双耳垂贴头部,十分惹人疼爱。尽管有些于心不忍,但笔者猜测这只小狗大概率属古人庖厨食用的“肉犬”一类。其实在一些古代墓葬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装在炊食器里破碎的狗骨头,说明这些狗是被古人食用过的。如河北藁(gǎo)城台西遗址的商代墓葬群,一些陶罐里就残存狗骨,并且墓主人多为低等贵族或平民。换句话说,狗肉在当时就是货真价实的大众食品。我们今天的“狗肉帐”和“狗肉朋友”等俗语,也均来源汉高祖刘邦当年任泗水亭长时,经常去光顾樊哙开的狗肉店,并且赖账不给钱的典故。

汉代陶狗的侧面照与正面照

黔西南州博物馆同样藏有一件陶狗,出土于兴仁县交乐6号汉墓。此狗呈站姿,体形健壮,残长35厘米,残高33.5厘米,腹径43厘米,后腿长11.7厘米。虽然四足断裂,残损严重,但仍能感到粗壮有力。双目专注有神,瞪着眼睛,直视前方。短尾卷曲,紧贴后背,似高度警戒。貌凶面恶,呲牙咧嘴,好似正狂吠不止,守卫6号墓主人的陵寝不受侵犯。嘴部残存红色彩绘,可以想见其原始状态下之血盆大口。最为特别之处,是颈部和腋下拴有系带,带上饰圈纹,于后背部有力的交叉打结,形成两个叠加的十字形扣结。给人的第一感觉,此狗“狼性”十足,一放开便会扑上去撕咬。因其面貌狰狞,太过凶猛,曾长时间被错误地认为是镇墓兽。此“恶狗”当为典籍里记载的“守犬”。

汉代陶狗,黔西南州博物馆藏,兴仁县交乐6号汉墓出土

貌凶面恶

贵州除上述两馆,省博物馆也藏有一件汉代陶狗,1972年出土于黔西县罗布垮12号墓。陶狗通高24.7厘米,通长29.5厘米,呈立姿,头部高昂,嘴巴大张,双耳斜立,露出牙齿,双睛圆睁,四肢粗大且异常夸张。颈部和腋下同样拴有系带,但系带较之兴仁出土的感觉宽大且宽松许多,面部表情姿态平静自然,十分传神。12号墓长3.8米,宽 1.5米,高 1.48米,属东汉时期长方形券顶石室墓,随葬品置于墓室的前部。而这只陶狗的出土位置显得非常特别,其“一个人”孤零零的位于众多随葬品的东侧,好似在守护这批地下宝藏。从其出土位置分析,无疑亦属“守犬”。

汉代陶狗,贵州省博物馆藏,黔西县罗布夸12号墓出土

黔西县罗布夸12号墓平面图(陶狗出土位置图)

相对“守则有威”的守犬,田犬更需要的是“出则有获”,因此需要一个轻捷灵动、线条流畅且相对纤细的身体,但田犬疾行狩猎时之“运动”状态,工艺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反映在实际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就是出土也较少,贵州汉墓目前还没有发现明确用于田猎的田犬。汉代陶狗作为陪葬的动物俑,在一些大的帝王陵、贵族墓葬中,主要使用统一的模具进行加工生产,特点是写实,制造速度快,造型惟妙惟肖,形态差别不大。但贵州这几只陶狗应该是采用单件手工捏制而成,特别是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的那件,造型夸张变形,通过工匠的妙手捏制,着力刻画出其头部张口呲牙之“凶相”,借以吓退地下的妖魔鬼怪,以保护墓室的安宁。按照典籍记载,古代的守犬和田犬是有名字的,今后朋友们到博物馆去参观这些陶狗时,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发挥想象力,给它们起个好听的名字。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