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 | 他下令枪杀了贵州的革命元勋,自己也被贵州另一位人物判处死刑

动静原创
1585019340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笔者曾在兴义将台营花鸟古玩市场征集到一件纸质文物,为1937年4月11日出版发行的《申报每周增刊(第二卷第十四期)》,封面是民国两位大人物,照片说明:“鲁主席韩复榘三月三十日由济南经京,转杭谒蒋。四月四日北返。图为韩氏与何部长在浦口车站时摄影”。在这个老派英式建筑的南京浦口火车站,亲自前来迎候接站的国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谈笑风生,并肩而行,谁曾想,这两位看似亲密无间、同舟共济的“同志”,一年不到,便命运迥异,黄泉两隔。

《申报每周增刊(第二卷第十四期)》(2016年征集,现藏兴义何应钦故居陈列馆)

韩复榘比何应钦小九个月,1891年1月25日出生在河北霸县一个小康之家,童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投笔从戎西北军首领冯玉祥麾下,因作战勇敢,战功赫赫,深得赏识,为冯部“十三太保”之一。北伐后期,因率先打到北京城,人称“飞将军”。中原大战冯玉祥、阎锡山起兵反蒋,韩复榘“识时务者为俊杰”,抛弃旧主“冯布衣”,剑指阎氏晋绥军,由此得到蒋介石信任并重用,蒋夫人宋美龄赞其为“常胜将军”。

韩复榘(来源:资料图)

1930年9月,韩复榘开府济南,任山东省主席。韩主政初期,决心“变鲁为齐”,对省府鲁籍官僚大清洗,独独留任思想新潮的教育厅长、著名的山东教育家何思源,并结为知交,为之后山东大学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见其思想有开明之一面。韩非常关注农村,聘请学贯中西的“中国大儒”梁漱溟赴山东,主抓乡村建设,也算开历史之先河。济南是泉城,其中乾隆御笔亲题的珍珠泉位于省府大院,有个师范学生要进去参观,门卫不让进,学生大声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看看家乡的名胜有何不可,凭啥不让进。”韩主席碰巧路过听见,便说:“你是主人,那我省主席算什么人?”学生答:“你是公仆。”韩生气,顺手给学生一巴掌。事后反思不妥,就把师范校长请来,赔礼道歉,还赔了学生五百大洋。之后逢重要节日,都让老百姓自由进出省府参观珍珠泉。从这一小事看,韩复榘也并非蛮横无理之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开明、创新、看似讲道理的人,却让贵州一个年轻的革命元勋折戟沉沙,殒命齐鲁大地。

邓恩铭(来源:《邓恩铭遗作选》)

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荔波一个水族家庭。十七岁时,依靠其二叔、山东胶县知事黄泽沛资助,考入济南省立一中。五四运动爆发,邓恩铭被选为学生会领袖,并在济南组织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邓恩铭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会后回济南,与山东籍一大代表王尽美积极发展壮大中共组织,毛泽东称二人为山东支部创始人。1922年,邓恩铭远赴莫斯科,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1925年8月,因王尽美病逝,邓恩铭继任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同年11月,邓恩铭不幸被捕,经地下党多方组织营救,以“保外就医”脱险。1928年12月,邓恩铭被原组织部长王复元(因贪污被开除党籍)出卖,再次被捕。据《邓恩铭遗作选》记载,1931年2月6日,狱中的邓恩铭曾写家信《致三叔》,信中提及“政府特赦政治犯”,其“本年有出狱希望”,但希望终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无情浇灭。同年4月5日,韩复榘为献媚蒋介石,以“意图颠覆国民政府”的罪名,下令将邓恩铭和中共山东省委等数人押解济南纬八路刑场杀害。据《邓恩铭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一文,年仅三十一岁的邓恩铭慷慨就义前,在狱中留下遗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荔波邓恩铭烈士故居(图片来源:邓恩铭纪念馆提供)

民间有句谚语:“出来混迟早要还”,这句话用在韩复榘身上颇为贴切。1938年1月,何应钦与韩复榘再次交集,两人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韩复榘除任山东省主席外,因抗战需要,还任李宗仁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司令。而此时何应钦身兼军委会参谋总长、军政部长、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等数职,但改变韩复榘命运的,是何应钦还临时充任国民党高等军法审判长,全权负责审判“山东王”韩复榘。

为什么仅仅十个月,两人肩并肩走出火车站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命运就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一个高坐在审判席,另一个却沦为阶下囚,人头不保。根据韩复榘死后国民党《中央日报》向全国发布的消息,宣布了韩复榘十大罪状:

一、违抗命令,擅自撤退;二、按兵不动,拥兵自保;三、勾结日寇,阴谋独立;四、收缴民枪;五、纵兵殃民;六、派销鸦片;七、破坏司法独立;八、擅征和截留国家税款,破坏税制;九、侵吞国防经费;十、扰乱金融。

现在尚不能断言完全是“欲加之罪”,但作为一个国民党的封疆大吏,一个集团军的总司令,一个陆军二级上将,在国难当头、抗战正在用人之际,怎么说杀便杀了?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韩蒋决裂。

据韩复榘次子韩子华回忆。西安事变,韩复榘通过济南《民国山东日报》《新业日报》力挺张学良,其挺张的秘电也被南京方面破译,其后与河北省主席宋哲元联名发表“漾电”,被国民政府认为有“通共”之嫌,有悖何应钦对西安事变“军事与政治兼顾之解决办法”,被视为“节外生枝”和“别有用心”。又据南京方面派到济南督查的军事联络员蒋伯诚回忆。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陪同蒋介石返回南京,韩正在省府打麻将,得此消息,当着他的面,把牌一推,说:“这叫什么事,张要干大事,怎可如此虎头蛇尾。”韩当初向蒋介石表功,杀害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主政后期则频频“亲共”,譬如释放中共重要人物,素有“鲁西赵子龙”之称的济南市委书记赵健民。这些都预示韩蒋之裂隙,但绝非韩复榘被枪决的主要原因。据多年之后何应钦向韩的密友何思源谈起韩之死,说了八个字,“抗命不遵,刚愎自用”。

抗战爆发后,日本人在华北开打,从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的辖区一路向南,激战正酣,冯致信韩复榘,希望其效仿民族英雄岳飞,率部驰援,流芳千古。韩第三集团军有五个师,冯希望其派两个师,但韩为保存实力,完全不顾这位老上级的恳请,直接拒绝。后迫于舆论压力,才慢慢悠悠派出曹福林、展书堂两个师,部队沿津浦线磨磨蹭蹭开到河北与山东交界的德州,韩复榘又下令隔岸观火,按兵不动,导致冯部宋哲元二十九军位于吴桥县桑园的司令部被日军整锅端掉。面对昔日西北军袍泽,韩复榘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暴露无遗。还好两个师长均是冯玉祥旧部,对韩据理力争,得以出兵反攻桑园,并在德州展开阻击。从这点看,韩部在鲁北确系抗日的,并非完全不抵抗。

河北沦陷后,山东便成为中原门户。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两次到济南,苦口婆心,要韩复榘组织部队抵抗,韩时任李的战区副司令,阳奉阴违,抗命不遵。其曾对何思源私下说:“我就这几万人,不能全当了炮灰。”接下来便是以保存实力为借口,命令部队全部南撤,完全放弃黄河屏障,炸掉泺口铁桥了事,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仅以千余人的前锋部队架设浮桥渡河,便攻占济南。据李宗仁回忆,济南失陷后,其大为震惊,又命令韩复榘死守泰安,但韩回电,言之凿凿:“南京不守,何守泰安?”导致李宗仁勃然大怒,只得电蒋告御状。

1938年1月11日,军事委员会在河南开封袁家花园召开高级将领会议,韩复榘受邀参加。会间,第二集团军司令刘峙将其秘密叫到一个小房间,韩进屋一看,戴笠也在,预感大事不妙,随即以“不听命令,擅自撤退”被捕。数日后韩被押往湖北武昌平阅路三十号,这里是军法执行总监部的一座小楼。面对审判长何应钦十条指控,韩复榘不发一语,不耍赖,不反驳。24日,韩复榘48岁生日前一天,在这幢带花园的二层小楼,韩复榘被行刑队执行枪决。

韩复榘治鲁,每到一处,喜欢训话,并随时点名,若点名不在,常就地免职,搞得各级官吏惶惶,时人戏云:“韩复榘的政治,就是点名。”治吏用“点名政治”,无可厚非,但韩要求官员们讲政治,自己却不讲。以抗战初期中日军事实力之差距,领袖、将军们都知道济南、泰安守不住,尽管韩复榘也曾向何思源诉苦道委屈,说老蒋釜底抽薪,将本该派给自己的两个重炮旅,给了黄埔嫡系汤恩伯。但在国家大难之际,民众利益之前,中央命令你守,哪怕有牺牲,哪怕守不住,也得讲政治,你推诿不守,就是不讲政治。为保全一己私利,拼命后撤,更是不顾大局,这是任何党派都不能容忍的。韩之死也为地方派系的将军们敲响了警钟,月余后,便有了全国闻名的台儿庄大捷。

编辑

彭瑾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