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是贵州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一直以来,贵阳高新区紧紧围绕“高”和“新”的发展定位,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把好产业招商、产业落地低碳循环发展的“关卡”,让绿色经济成为园区发展的新标签,逐渐描绘出以绿色经济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近日,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的售后服务工程师来到观山湖区一家酒店,对这里的中央空调能源管理系统开展每年一次的优化升级工作。这家酒店自2012年开始使用汇通华城的中央空调能源管理系统后,空调能耗平均每年节约30%以上。
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售后服务工程师张连洪介绍,公司有专门的控制软件去控制整套系统来达到节能的效果。房间开得多,需求能量就要大,通过负荷预测来调节水泵的供冷。
万丽酒店工程部总工程师宴宗余说,在用了汇通华城这套系统之后,每年平均大概是在三十到四十万度的节能,从前期投入到现在效果是非常好的。
致力于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及运维服务,汇通华城聚焦节能减排领域,逐渐走出 “绿色标签”发展之路,并在今年6月,荣获2023年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
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郭云霞表示,汇通华城提供的产品其实就是绿色的、节能的、环保的、低碳的,通过产品,去帮助客户实现节能和绿色的运行。
目前,公司开发的CMS系列中央空调能源管理系统,已成功在全国投运节能项目3000多个,全年总节电量超23亿千瓦,平均节能率达到29.6%,折合标准煤76万吨,减少碳排放近173万吨,每年为客户创造节能价值超过18亿元。
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郭云霞说,近两年国家在光电子这个领域,其实是有很多的新建的大型客户的项目,每一年在暖通空调上面的电耗是达到了超过1亿度的,通过采用公司的节能产品后,每一年至少能节约1500万度电。
在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区贵州长通集团产业园内,东方电气贵阳·长通集团高端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已基本完工。这是去年年底贵阳高新区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方式成功引进落地的项目,主要生产适用于西南区域的5-8MW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年产能100万千瓦,全部达产后,可每年少排放279.2万吨二氧化碳、少燃烧112万吨标准煤。
贵州长通集团科创副总裁刘冰说,集团采取了以商招商的形式,全权投资相关的设备,来引进这些具备核心技术和品牌的企业加入到公司的产业联盟中,这也是公司在这次生态文明论坛中提到的长通新能源绿色产业联盟的概念。
作为省内较具规模的生产制造企业,长通集团主要致力于光伏组件、电线电缆等新能源和电力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营销与服务。在贵州能源低碳转型行动中,长通集团积极参与补链产业、投资新能源产业等,通过以集团为核心,不断引进上下游配套的生产企业,打造产业链生态圈。
贵州长通集团科创副总裁刘冰继续说,对贵州长通来讲,首先要保证生产工厂要全部建成“绿色工厂”。去年公司已经拿到了三家“绿色工厂”的资质,由国家工信部专门进行评审。其次,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无论是所供货的央企国企,还是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公司要确保供应链是绿色环保的。
守好绿色招商入门关,力促绿色产业“长久常新”。近年来,贵阳高新区围绕“两主一特”及软服重点产业招商,走节能、减排、降耗路线,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产业,让绿色逐渐成为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的主色调。
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潘泷波表示,贵阳高新区高度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招引方面,我们围绕比亚迪积极谋划一下上下游配套的企业。风能这块依托东方电气风力发电主机的生产,围绕它的上下游产业,来招引它的配套企业。总体来说,高新区围绕“高”和“新”来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