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对贵阳历史发展的影响
竹子的文化品位很高,古代就被文人墨客称为岁寒三友之一。宋代的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发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叹。古时候的贵阳是竹子丛生的地方,满山遍野皆竹。据明代地方志记载,贵阳的竹子就有斑竹、紫竹、苦竹、筋竹、箭竹、绵竹、水竹、丛竹、凤尾竹、潇湘竹、画眉竹、扁竹等十几种。直到清代时,贵阳不少地名都带有“竹”字,如竹筒井、金竹寨、竹林寨、南竹林、斑竹园等。竹子是古代贵阳人生存环境中最常见的植物,它必然影响到贵阳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
首先,贵阳历史名称处处含“竹”。五代至北宋初年,贵阳的名称叫“黑羊箐”。“箐”是一种方言称呼,意思是山间的大竹林。(道光)《贵阳府志》说:“唐末宋初之时,罗宋二氏互争,宋氏呼矩州为黑羊箐也。”综合各种资料来看,唐时贵阳称矩州,被谢氏占有,五代时乌蛮首领主色攻入矩州,将矩州改名黑羊箐,主色派儿子若藏驻守黑羊箐,自己退居水西(鸭池河以西)。占领贵阳的乌峦就是史书所称“罗氏”,又叫“罗罗”,即今贵阳彝族的先民。宋开宝八年(975年),蛮州宋鼎后裔宋景阳将乌蛮逐出黑羊箐,此后今贵阳地改名贵州,黑羊箐之名不复存在。
明初,贵阳称“贵竹”,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说:“贵竹,郡产美竹故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今贵阳地设贵筑县。史学家认为,贵筑之“筑”由“竹”演变而来,音同字异。贵筑县一直存在到民国初年才撤销,名称使用了两百多年。1941年7月1日,贵阳市成立,又另设贵筑县治驻花溪。此后,贵阳市和贵筑县同时存在,前者管理市区,后者管理郊外,直到1957年11月才撤销贵筑县,将其辖地大部并入贵阳市。
此外,贵阳还有着“竹王的传说”。竹王传说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其书说:“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间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而明初贵阳称“贵竹”的另一种说法,则来源于竹王的传说。不仅如此,贵阳名胜甲秀楼旧联写有“葛相祠前一川静,竹王城外此楼高”。可见,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人认为贵阳有竹王城。竹王的传说只是古代夜郎地区的神话故事,朴朔迷离,但其中隐藏着竹文化的渊源。
竹子在贵阳文学艺术中的地位
回顾贵阳的文学艺术,以竹命名文集和作笔名者甚多,如明代杨彝所撰的《贵竹集》,易贵所撰的《竹泉文集》,清代潘驯所撰的《瘦竹亭文集》,还有别号竹厨、竹瘦的清代书画家孙竹雅,自号“竹人”的当代著名国画家方小石等等。
以竹为诗文歌颂对象的,更是屡见不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明代王阳明的文和清代孙竹雅的诗。明代正德年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阳明被谪贬至贵阳三年,任职龙场驿(在今贵阳市所辖修文县城)驿丞。他在住地驾楹为亭,环植以竹,写下了著名的《君子亭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赞扬了竹子的德、操、时、容。
孙竹雅是云南呈贡人,一生活动多在贵州,卒于贵阳。他对荆竹、方竹、筇竹、兰竹等都有咏诗,意境高雅,富于哲理。其《方竹》诗云:“屹屹圭棱未许磨,更有高节耸危柯。圆通尚难容今世,独抱拘方奈尔何!”此外,孙竹雅还善画竹,他的《画竹册》名《平安花信图册》,“平安”即竹子,共画竹24幅,今存15幅,藏于贵州省博物馆。他画竹子极有特色,正如怀信在题语中所言:“萧疏挺拔穷其形,离披偃蹇极其态,平奇浓淡尽其致,风雨雪月辨其时,山水涧石别其地,黑黄苍赤易其色。”
以竹为绘画题材成绩斐然,其中影响深远者,除孙竹雅外还有明末周祚新。周祚新,字又新,号墨农(墨龙),贵阳人。官主事,善诗画,墨竹尤擅长。侨居金陵时,为户部郎,画墨竹,声名振起,李专有《题墨竹》诗赞叹:“琅玕三尺凡五节,节节思化仙破龙。谓非与可不能办,竟是黔人周墨农。祚新其名又新字,诗歌行草人推崇。”
对贵阳文学艺术稍作检索与回顾,你就会发现,贵阳人对竹子是十分喜爱的。600年来,竹子是贵阳文学艺术歌颂的永恒主题,竹文化是贵阳人民引以为骄傲的特色文化。
作者介绍:
何静梧,1938年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曾任贵阳市志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贵阳市志》副总纂,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地方教育、史志,著作有《贵阳市志·建置志》 ( 合写) 、《贵阳历史研究》《贵州社会文明的先导——贵州历代著名教师》《贵阳掌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