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野性贵州 有问必答丨林中仙子“仙气”来袭!优雅的它深受古代人喜爱

动静原创撰文:冉景丞
1668740400
积分商场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在贵州的森林中,经常可以捡到一些白色带黑色箭头纹的羽毛,在春夏之交还时不时能听到林中传来“轰轰轰”的打篷声。所谓的打篷,就是雄鸟使劲挥动翅膀,发出阵阵声响,以吸引雌鸟。如果你运气足够好,有可能在林中走着走着会有一道白影在眼前一晃而过,时不时还发出嘶哑低沉的声音,那就是白鹇。

白鹇

白鹇总是那么清高,一改许多雄鸟喜欢穿花衣的性格,白鹇的雄鸟羽色却是一身银装素裹,很像披着白色长“斗蓬”,俨然一副高冷派,难怪许多人把白鹇叫作“寒鸡”。

它的头上具有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黑色羽冠,并披于头后,也算是秀发披肩了。都说红脸关公威严大度,这白鹇不知道是因为害羞还是大度,却也长了一张大红脸,整个脸部裸露无羽毛,呈鲜红色。整个下体都是乌黑色,倒不是不讲卫生,羽色就是如此。上体和身体后面长长的尾羽,洁白的衬底上密布着细细的“V”字形黑纹。尤为别致的是,尾羽上的黑纹越向后越小,逐渐消失。南方不算冷,不会把脚冻得通红,但这白鹇却不知为什么脚是红色的。

这雄鸟倒是美丽,雌鸟乌七八黑的,就逊色多了。雌鸟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羽冠褐色,先端黑褐色。脸裸出部分要小得多,倒也是赤红色。背羽干较淡,边缘较深,飞羽棕褐色,次级飞羽外翈缀有黑色斑点。中央尾羽棕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满布以白色波状斑。下体亦为棕褐或橄榄褐色,胸以后微缀黑色虫蠹状斑,尾下覆羽黑褐色而具白斑。怎么看都好像有点与雄鸟不配。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雄鸟都是白色的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白鹇雌鸟VS白鹇雄鸟

白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身姿曼妙优雅,被誉为“林中仙子”。常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性机警。繁殖季节雌鸟会一直留下来孵卵,而其他时候都喜欢上树过夜。一般它每天都会到森林中的水源地找水喝,所以在许多缺水的地方,林中的小水塘成了白鹇固定光顾的地方。

白鹇的繁殖期筑巢于林下植被较丰富的地方或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一般一年繁殖一次,但如果孵卵中期前遭受破坏,还可以重新产卵孵化。每窝产卵4-6枚,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一般是雌鸟带着幼鸟活动,只要有一点点异常的声音,小鸟和雌鸟会马上停止活动,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

白鹇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是一种典型的森林动物,不像其他雉类,喜欢在人为活动较多的林缘地带或草坡活动。森林植被的改变,是白鹇最大的威胁。

白鹇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贵的观赏鸟,《禽经》记载“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因此宋代李昉所畜养的五种珍禽中的“闲客”指的就是白鹇。

不仅宋代有人养白鹇,在唐代就已经盛行了。李白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透露了许多的白鹇生态学信息,说明在老早人们就已经有饲养白鹇的愿望。不过那么多年过去了,白鹇并没有变成家养动物,一方面是因为白鹇天性胆小怕人,另一方面说明人们对白鹇的了解程度还是不够,人工饲养技术并不过关。

虽然白鹇一身素衣,却是哈尼族有代表性的吉祥物之一。当然也是富贵的象征,如清朝五品官员朝服补子的图案就是白鹇。官员平时办公穿的常服图案又有不同:文官一律用鸟类来区别等级高低,明代时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黄鹂,九品鹌鹑。到清代则略变为: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看看,鸟类的形象已然成了官威的符号,也可以说是古人对鸟类的敬重。

关于白鹇,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白鹇不善飞翔

白鹇不善飞翔,只有遇障碍或迫不得已,才展翅飞起。属于一种走地鸡,喜欢在林下觅食。

在中国古代称它为“哑瑞”

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因为啼声喑哑,所以在中国古代也有称它为“哑瑞”的。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不一定,雏鸟经过3次羽化,才能长出洁白美丽的羽毛,换羽之前雄性幼鸟和雌鸟的羽色类似都为赭褐色。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