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贵州省上半年主要经济统计数据发布。数据是枯燥的,但数据背后的经济活动却是生动鲜活的。解读贵州此次发布的相关数据,能看得到农村产业革命带给贵州的巨大变化。
2019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5%,和全国3.0%的平均增速相比,贵州高出的这2.5个百分点殊为不易。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任何时候,农业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农业发展稳定向好,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快”是近年贵州发展留给公众的一个强烈印象,经济数据告诉人们:在“快”的背后,同样有着“好”与“稳”,即经济结构的愈加优化与发展基础的不断夯实,而农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业生产条件并不优越的贵州,在新时代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发展话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贵州全省范围内正在进行的农村产业革命,正是着力于破解这个主要矛盾的,即通过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推动农业发展,释放农村活力,增加农民收入。
种植业的相关数据颇有看点。全省夏粮产量233.8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4%,这充分说明:农业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并没有伤及“饭碗”,反而使“饭碗”端得越来越稳了。种植结构优化之后,粮食生产有数量之“增”,更有质量之“增”。从其他农作物的产量上,我们亦能清晰地看到农村产业革命赋能后的蓬勃“增量”——蔬菜产量1204.77万吨,增长9.2%;食用菌产量39.13万吨,增长41.2%;园林水果产量157.66万吨,增长37.3%;春茶产量11.77万吨,增长9.8%。正是这些“增量”,使贵州农业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良好态势。
新时代的贵州农业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农村产业革命正当其时。农村产业革命激发了广大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有力抓手,也带来了贵州乡村面貌的深刻变化,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不竭动能。主要经济数据的变动,体现的正是农村产业革命进程中贵州农业的深刻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