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产区”即将发生的那些事,不是在金沙独立存在的,和大环境有关。沿着赤水河往下走到茅台河谷所在的仁怀产区,万亿级的资本正在那里发出震耳的嘶鸣。
资本的嘶鸣声背后,在仁怀产区展现出来的是譬如“土地资源枯竭”“生产成本上升”“供需关系失衡”“环保压力加重”等等已经被媒体深度挖掘过的话题,当地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不断发出的声音也在或多或少的刺激着整个产区的神经,比如“兼并小规模酒企”、“一个酒厂只能有一个销售公司”之类。仁怀这个产区太重要了,产区的神经被刺激后,整个中国白酒市场都会产生应激反应。畅游在赤水河里部分人和钱,在开始转身了,或往下游而去,或奔上游而来,但是要叫他们离开当前如此温热的水域上岸,那是不太舍得的。
“金沙产区”的形成与资本的关系是密切的,无论是湖北宜化还是深圳宝德,都是慧眼如炬的神一般存在。当年的酱酒可没有今天这么热,从征地、建厂、投粮到产能释放,等待的时间可比赤水河的流速慢了很多,正是他们的持续坚守,从根本上促成了“金沙产区”的形成,所以金沙是真正尝到过资本甜头的。
现在的酱酒是真热,2021年3月,金沙县人民政府就印发了《金沙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对关于涉及到白酒产业的土地、税收等领域给出了明确的优惠政策。同时规划出炉的,还包括打造金沙白酒产业园,批准金沙酒业万吨改扩建项目,批准金沙古酒万吨异地扩建等等项目。与之配套的是提出了“强链补链做优做强”的观念,目前入驻金沙的白酒包装配套企业,总数已经接近30家,很多仁怀酒企的包装供应链基地都在金沙落地。
金沙县喊出目标,是打造百亿规模的白酒产业,这个目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说它不大,金沙酒业一家就已逾50亿。说它不小,是产区内真正做成全国知名酒企,也仅仅就是金沙酒业一家而已。新力量的加入,是实现百亿的关键所在。
之前盛传有一股超大的力量即将加入,张磊领衔的高瓴资本与金沙酒业达成了总额高达200亿元规模的股权合作意向,注资金沙酒业。高瓴资本奉行“长期主义”,宣称要“做时间的朋友”,这个理念与酱酒行业的产业特性高度契合,所以产业内外对这份意向的达成既惊艳又期待,更是充满信心。2021年7月27日,这份收购意向中的其中一部分,出现在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的名单中,显示交易完成后,高瓴资本将持有金沙酒业25.791%的股权。当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悬了几个月的靴子已经落地时,后续的动作却迟迟未见,据消息人士称,由于种种因素,这份协议距离真正完成,可能还有比较长距离。
好事多磨,带给我们的反思也是不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但不能完全寄望于资本,做好产业本身,你才可能在资本面前提得出条件,你才有面对资本时宠辱不惊的底气。
“金沙产区”不光是金沙酒业一家的事,在金沙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地块上,一个名为“樱花酱香酒产业项目”的牌子也已经树立在了工地大门,项目地块横跨金沙河两岸,总面积近600亩,设计产能近6000吨,据说年内即将投入施工建设。资方的背景戴着一幅神秘面纱,据说是来自源村码头边一位知名乡绅的后裔。果真如此的话,“金沙产区”的前世今生,又多了几分精彩的演绎。
“金沙产区”的精神内核,是一直都在和时间做朋友。
先说一下金沙高粱本身的事情。
茅台集团在贵州有五个高粱基地县,仁怀市、播州区、汇川区、习水县这四个基地都在遵义市的行政区划管辖范围内,唯一的例外就是毕节市的金沙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金沙县现有酒用有机高粱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万亩,规划新增种植面积约为10万亩,种植面积将达到全县耕地面积的23%,高粱产量将超过4万吨,产值接近9亿元。
早在十多年前,“茅台集团高粱基地”的水泥碑就已经屹立在金沙县的土地上了。那时的金沙酒业年产不足2000吨,且主线产品以50—100元价格带为主,对于本地高粱的需求量不大。前段时间仁怀市酒协吕玉华秘书长对着媒体说过,低于200元就别想喝到优质酱香酒。但今天的金沙酒业年产近2万吨,而且已经在事实上抛弃了百元价格带的产品,摘要酒、真实年份酒、纪年酒高端系列产品,是其最主要的核心产品阵营,高粱还变得真的很重要。
2021年9月,金沙酒业组织了一次规模宏大的“中国.金沙首届红高粱节”,口号就是“金沙红了”。酱香酒中说的下沙,“沙”就是指的高粱,先辈们当年给金沙取了个县名,让金沙白酒产业找到了一个很牛气的说法,“金沙”——就是最好的高粱。据公开报道显示,在金沙县的桂花乡,他们签下了一片5万多亩的高粱基地,这是金沙酒业乃至金沙县的所有酒企,关于酿酒原料来源的第一次正式官宣。
红缨子高粱对于酱香型白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地高粱与北方高粱在品质上对酱酒的决定性作用,酱酒企业们自己说得已经非常清楚了,消费者们也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判断。2006年茅台集团就在金沙设立高粱基地,金沙高粱从品质上来说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官方的说法是“单宁含量低,淀粉含量高”,庞大的高粱产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金沙产区”概念的存在。但在酱酒大热的背景下,量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在酱酒产业,量决定质。金沙酒业的5万亩基地官宣了,10万亩、20万亩乃至更多的基地在哪里?其他金沙酒企的基地又在哪里?
这一段说的是高粱,其实说的不仅仅是高粱。产区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肯定的说,“金沙产区”还将继续崛起。崛起的过程中,各种考验会接踵而至,以源村那里的几十家作坊为例,真正有正规资质的仅仅才3家,这肯定不是一个产区应该有的气魄。
有几个建议必须要提:
标准的问题。要让更多的品牌来代表“金沙产区”,但一定不是谁都能代表“金沙产区”。要有标准,这个标准不应该以规模作为唯一的尺度,但用料和工艺是不能有半点含糊的。
文化的问题。卖酒和卖煤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精神属性远超物质属性的活。现在的文化挖掘完全靠着两个规模酒企自己在折腾,产区要是有个系统整理,以后我吹金沙牛的时候就不能再用“据说”这样的词汇了。
品牌的问题。金沙不是茅台,茅台也代表不了金沙。每个酒企都要有自己的定位,并且要想尽办法让消费者知道你是谁,金沙古酒的销售人员再在市场被问到要“摘要酒”的时候,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说“NO”!
市场的问题。当前的酱酒产业是产业端高热,市场端温热,消费端不冷不热,任重道远。浓香型白酒走过的那条渠道之路,有点难走,但是可能真得要重新走一遍,躲在酒道馆或者体验馆里,是走不进消费者的心智中的。
最后回到高粱的问题说一句。金沙高粱有多红,红在哪儿,将决定金沙产区能红到什么程度。
通讯员:冯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