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令人反胃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有人在购买的酸豆角里竟然发现了青蛙。视频中,在一包未拆封的酸豆角里,一只死去的青蛙浸泡其中。据媒体报道,在江苏苏州,当事人孟先生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刻拨打了厂家的电话,但是对方对此并不重视,称 “3·15”后生产此产品的厂子已经关闭了,甚至还说“爱咋地咋地”。直到视频在网上曝光,厂家才主动联系孟先生协商处理,并愿意支付给他产品价格十倍的赔偿款。此事虽然得到了最后的解决,但其中仍有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首先,在酸豆角里发现青蛙,本来就是很离谱的事情,商家对此应该负有责任。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还是商家在第一时间向消费者承认错误,并主动提出赔偿,最起码要有坦诚的态度,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理解。不及时承认错误、作出赔偿,反而强词夺理,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不是一个负责商家的应有态度。
再者,在这一事件中,当事人孟先生是通过网络曝光进行维权后,才引起商家的重视,这与商家此前一味推脱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如果没有网络曝光的力量,没有大量网民的监督和批评,商家的态度会有180度大转变吗?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在这种被舆论和媒体关注的热点事件之外,还有多少类似的问题存在?又有多少普通的消费者莫名被坑,却无处维权?
注重品质、诚信经营不仅是一种理念,也与消费者的感受直接相关。一直以来,总有一些商家意识不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了赚取暴利就以次充好,甚至用没有安全保障的产品来忽悠消费者。这或许能给商家带来短期的暴利,但早晚会损害其产品形象和长远发展,实在是划不来的算计。
不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食品安全法》,都注重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尤其是对涉及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食品,更应该层层把关。在此事中,如果商家的产品制作流程是安全卫生的,又怎么可能会有青蛙跑进去?显然,该商家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仅是自己对待消费者的态度,还有生产环节的问题,而不能止步于简单的道歉和赔偿。
从近年来消费者维权的情况来看,有不少人在一开始维权受阻,但通过网络曝光后,或多或少都能形成对商家的舆论压力,进而倒逼其纠正错误。但对商家来说,遭到舆情危机后才道歉和赔偿,毕竟不如在一开始就拿出坦诚和认真的态度解决问题。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人们或许可以原谅产品出现问题的商家,却难以忍受蛮不讲理的商家。摒弃粗暴的回应态度,用真心面对消费者,也是商家能够实现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