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由湖南都没有的贵阳“湖南面”说开去,讲一讲所谓“传统的发明”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1197188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从小就吃湖南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奶奶工作单位在贵阳市富水路靠近延安东路这一段,假期经常跟着她一起去上班,时不时会带我去友谊路吃一碗湖南面当午餐,宽汤宽面,热乎乎地上桌,葱花和大料的香味直冲鼻端,加一勺子糊辣椒,浇头和面条入味,汤则浓郁,能趋饥寒。

据说这家店还在,我再没去过,味道只留在记忆里。倒是我家附近的下护国路有一家湖南面名头更大,早中晚三餐都得排长队,偶尔会避开高峰,在三餐之间的空隙去吃一碗,从容享用。

一般的说法,认为所谓湖南面并非湖南所有,而是抗战时期湖南人在贵州开面馆,根据家乡和本地口味结合而发明。无法考证,只能姑妄听之信之,饮食的发明与创造,跟移民流动大有关系,可以肯定,但也因此容易带来误植和错位。

举个例子来说,海外中餐馆有道“传统”中国名菜“左宗棠鸡”,据说是台湾名厨彭长贵移居美国后推出,以鸡肉配上甜辣酱,与大蒜、生姜、辣椒等炒制而得,取名则一望可知,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麻打火勾,仿佛真是左文襄公大人家餐桌上曾有的一道菜肴了。和湖南面一样,真到其故乡去,却几乎肯定寻不到踪迹,大概率地不是连根被拔走,而是异乡土壤上用乡愁浇灌而生的新品种。

英国学者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和特伦斯·兰杰编有《传统的发明》一书,辑入六位史学家的论文,大致想说明这样一件事情,“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习俗’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因为即使在‘传统’社会,生活也并非永恒不变。习惯法仍然体现出将事实上的灵活性与谨遵先例相结合”。

还是得有例子说明问题,书中有休·特雷弗-罗珀的文章《传统的发明:苏格兰的高地传统》,其中讲到,苏格兰的“格子呢短褶裙”,被视为是历史悠久的民族特色,而据作者的考证,实际是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完成的“追溯性发明”,其样式的设计出自英格兰的工业家之手,而“以格子呢的图案区分氏族的想法则由投机的格子呢制造商们首创”。说白了,跟现代圣诞节的情形一样,出于商业利益的驱使,辅之以现代传播手段的放大,导致久之习而不察,成为一种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传统。

当然,此书探讨的问题远比我引述的要深刻得多,编者之一的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导论中写到,“‘被发明的传统’对于现当代历史学家所具有的独特重要性无论如何是应当被指出的。它们紧密相关于‘民族’这一相当晚近的历史创新以及与民族相连的现象: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民族象征、历史等。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常常是深思熟虑的,且始终是创新性的活动”。

由一碗小小的湖南面,东拉西扯,讲到的话题有些不大接地气了,说到底,想讲的意思无非是,美食终归得靠其品质和口碑立足,若是连生存都生存不下来,又如何能够成为“传统”呢?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