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余的贵州札记 | 在文学艺术中徜徉:普希金·阿尔巴特街·涅瓦河(有声版)

动静原创撰文、诵读:余未人
1633570920
积分商场

今年,《余的贵州札记》专栏推出新玩法。贵州学者余未人自写自录,用文字和音频立体呈现她对文化的思考。

俄罗斯之旅,在领略了那些当年沙皇享用的绚丽宫廷、美妙风景之后,留下的就是抹不去的对于俄罗斯文学与艺术的深刻记忆。

我问一位久居俄罗斯的华人,对俄罗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她说,俄罗斯人特别爱读书。在普希金生日6月6日那天,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就是诗的广场。普通市民、青少年学生、公职人员,手捧鲜花来到普希金塑像前,高声朗诵着普希金的、或是自己的作品。200多年的光阴没有淡化人们对伟大诗人的怀念,而是让它发酵了,变得更加醇美。普希金的地位高于其他俄罗斯文豪。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骄傲。一位记者随机访谈了20多人,人人都知道普希金,了解他的主要诗篇,有的还能够随口背诵一些普希金的诗句。我不禁想,我们的国人也许大多知道《红楼梦》,但能够说出曹雪芹这个名字的,一定是少数啊,曹雪芹比普希金早出生84年。

普希金

普希金的诗曾经伴我度过青春年华,有的差不多还能够记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忍耐: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1825年

春天

春天,春天,爱情的季节,

你的来临对我是多么沉重,

在我的心灵里,在我的血液里,

引起多么痛苦的陌生,

一切狂欢和所有的春光

只会将厌倦和愁闷注入我的心。

请给我狂暴的风雪,

还有那幽暗的漫长冬夜!

1827年

读书女孩 王摄

那些优美的诗行,大多是老师推荐或者要求朗读、背诵的,而当年最琅琅上口的,是初中时在同学中传诵的一首普希金的小诗。它是学生自己的发现,大家一听见就过耳不忘了。

蝗虫飞呀飞,

飞来就落定;

落定一切都吃光,

从此飞走无音信。

当时大家都不相信是大诗人普希金的作品,它的最大意义,是给了我们自信——要是这也算诗歌,那诗人就一点儿也不神秘了。后来我查阅了《普希金文集》,果然是,还有注释——“1824年当普希金在敖德萨总督府供职时,总督伏龙卓夫把他作为一个小官员,派他去调查蝗灾区域,这使得普希金气愤异常,据说他回来后,就写了这首短诗,作为报告。”

因为这首诗,普希金被逐出当地,并由宪警押送至其父母所在的乡村幽禁。但这个注释仿佛给我封闭的头脑开了一扇天窗,诗固然说不上好,但一个天才的诗人是极有个性的,不论何时何地,哪怕是一件最乏味的事,也可以用如此幽默的办法来对付。这就是常人所做不到的,这样的人不是天才又是什么呢?普希金38岁时,为了自己与妻子的尊严,与法籍宪兵队长决斗而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是特别令人匪夷所思的。天才的成就和悲剧常常就是如此并行。

在莫斯科我还有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是阿尔巴特街。这是一条历史古街,全长不足一公里,被称为“莫斯科的精灵”。最早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我们到达阿尔巴特街的时候是清晨,刚下过雨,街面湿漉漉的,行走其间如同在森林中一般清新。店铺大多还没有开门。有两个卖油画的摊子已经摆出来了。第一位“俄太婆”胖得像一个圆球,在慢条斯理地整理油画。她已经摆出的油画,当然无法与列宾、列维坦的大作相提并论,但有一幅画,画的是大海上海鸥群飞,让我怦然心动。我比划着问俄太价格,她直摆手;旁边有会俄语的老外帮我问,她却说,要摆好摊子才卖,老外只有对我耸耸肩。我在一旁等着,俄太的动作有如蜗牛。其实我只需要她说一个价格,但她绝对要遵从自己的规矩,在没有摆好画摊之前,不开金口。这让我联想到我国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学来的一整套僵硬的制度,太顽固,也太强势了,直至今日还在余音袅袅。在历史上,王公贵族们世居于此,知识阶层也在这里居住,如托尔斯泰、亚历山大等名门望族都曾在此落户。因而,这里留下了风格华丽,装饰有族徽的古建筑。53号是一幢淡蓝色的两层楼建筑,这就是普希金的故居,对面是普希金与夫人冈察洛娃的青铜塑像,它再现了普希金1831年2月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冈察洛娃婚礼的场景。在这里,普希金与冈察洛娃度过了3个月时光。

阿尔巴特街 图片来源:光明网

我对阿尔巴特街的兴趣,更缘于我在80年代末期读过一本现代俄罗斯作家雷巴科夫的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这是当年的一枚“文学炸弹”。它以20世纪30年代苏联恐怖的肃反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居住在阿尔巴特街的年轻人震撼人心的人生历程。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萨沙,正直仗义、讲究原则、帅气风流,坚信社会主义,但现实中官僚主义盛行,效率低下,使他失望、不满。这部小说面世时刚好是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的时候,它体现了社会的希望与迷惘、失望。书中还有对斯大林的非神非魔的、常人化的描写,引人注目。一些细节,比如凭票购物,人群中的猜忌,高档饭店引起的妒忌……它有一种直击人心的效果,让中国读者产生了非常丰富的联想。但面对我自己亲身踏入的这条步行街,一眼看去是商场、商摊,那些古建筑、普希金的故居和雕像仿佛是陪衬,当年的气息实在是难以寻觅了。时间是一条河流,曾经流淌的河水早已滔滔逝去,河水永远是当下的潮。

王摄

俄罗斯电影是我年轻时的最爱,我们这几代人对苏联电影的兴趣和熟悉程度,都远高于好莱坞。一大串熟悉的影片:《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带阁楼的房子》《白夜》《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办公室的故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等,演员和导演邦达尔丘克曾是当年中国年轻人的偶像。真想去看看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但没能成行,非常遗憾。也许,像我们这样怀旧式的要求在当今完全没有市场了。

在俄罗斯,我们没有机会接触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古典音乐。在我生日那天,我们一行老友坐在涅瓦河的游船上。涅瓦河中有老人游泳,水温相当于我们的冬泳。上游船需每人付50美金,船上有俄罗斯人的歌舞表演和小吃。涅瓦河游船上的表演是潮歌热舞,演员很卖劲,但俗气难耐。一位表情严肃的老头儿被高歌的女郎拉住在面颊上印了一个红唇,场面很尴尬。我们决定用俄罗斯的老歌来发起挑战。于是,《三套车》《伏尔加纤夫》《贝加尔湖》《纺织姑娘》……在我们当中响起,把一船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潮歌热舞明显地被冷落了。那些演员也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俄罗斯年轻人只会流行歌曲,而忘记他们的老传统了。几首嘹亮的老歌为这次涅瓦河的游船之旅打下了难忘的印记,我们有一种在异邦大获全胜的自豪,至今,那情那景还让大家回味无穷。

涅瓦河游船上 王摄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